第一百四十章 好长的封号[第2页/共2页]
却见孔颖达不紧不慢站出来,道:“躲避下,老夫与那张真分缘铿一面,恐怕没法作答。”
接下来,封令一层层分发下去,从府到州,从州到县,从县到乡里百姓,张玄清的算是在大唐完整立名。
萧瑀面色稳定道:“自古以来,多有道人攻讦佛教,老臣自是要体味一二。陛下若想敕封那张玄清没甚么,若陛下觉真人不敷,大可给他一个官职爵位,但真君之号,毫不能赐。其人敢当陛上面献反经,不管此中内容如何,以他表示出的才干,当不会猜不到我等曲解。可他仍以反经为书冠名,足可见其对陛下轻视、对满朝文武轻视之心。真君之号,人间少有,若他今后仗陛下看重,以真君之号,广收信众,那我大唐危矣!此话数月前张大人、傅大人亦曾讲过。不过当初,是攻讦佛教。如何,到了玄门,两位大报酬何不说话了?”到最后竟是把张道源和傅奕都带上了。
“萧爱卿不是信奉佛教,如何对玄门也有研讨?”李世民微不成查的皱了皱眉。
只是他却忘了,他底子不熟谙大唐的地形。在水边飘啊飘的,飘到了支流,连续十几天看不见火食,四周群山峻岭,树木参天,他才发明……他仿佛迷路了。
孔颖达本年五十多岁了,本位列文学馆十八学士,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十八学士各个加官进爵,他也被封为国子博士,成为天下最高学府的初级教官。
得,又多了一个候选项。
本来分开都城,他就是想在这大唐时空寻觅一下鬼怪之事。可这类东西袁天罡都不晓得,浅显人也够呛,他只能探听着走。
好歹李世民也是一代明君,而明君最明显的特性,就是需求的时候,要向大臣们“让步”,不能一意孤行。终究,李世民还是收回了封令,另写一道,改回:虚靖玄通紫腐败道全德神化显圣灵惠真人。
“如此,微沉就却之不恭了。”孔颖达说完,沉吟半晌,才又道:“方才诸位同僚所说,皆有其礼,老臣并无贰言。不过连络诸位谈吐,老臣觉那位张真人当是虚怀若谷、清净寡欲、与物无竞之人,以此来看,或可再加‘虚靖’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