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稿酬涨了[第1页/共2页]
单就这个启事赵天昌也但愿陈俞安能前来魔都插手比赛,“你去奉告陈俞安,下次投稿的时候能够在邮件上说明新观点作文大赛参赛作品的字样,不......你直接奉告他,他已经通过初赛了,就等着复赛的告诉吧,最好能把他家的电话号码要到,免得产生和韩涵那年一样的事情。”
从气力上来讲陈俞安绝对够标准,不过他并没有在投稿的时候说明是新观点作文大赛参赛作品,是以算不得投稿。
赵天昌这边在为本身的文章而苦苦思考着,陈俞安这边则迎来了可贵的放松时候,一转眼周五就到了,上个礼拜因为要停止摸底测验没有放假,这个周末他们总算是能够歇息了。
是以必须掌控住每一个机遇才行,而陈俞安这篇文章就给了他们一次很好的机遇,当年《中国青年》杂志因为潘晓那篇《人生的路呵,如何越走越窄》红极一时,会商这个话题的函件从天下各地像雪片一样飞到《中国青年》杂志社。
“不是,刚忘了和你说了,我筹算把陈俞安的稿费提一提,提到千字一百五你感觉如何样?这么好的文章只给千字八十实在有些低了。”赵天昌说道,要不是陈俞安现在名誉不敷,有些不好交代,他都想把陈俞安的稿费标准进步到和韩涵一个层次了。
“俞安,明天早上一起踢球去?”一放学,于江峰就窜到了他的坐位前。
因为要园地另有要承担外埠参赛者的火车票,以是名额相对有限,前两界每界就只要200个摆布复赛名额,此中高中组约莫一百名,陈俞安现在已经敲定了一个,别的一万多参赛选手就只能合作剩下的那99个名额了。
刚才他和金河石说的是期间需求争辩,实际上《抽芽》更加需求争辩,因为杂志改版和前两界新观点作文大赛的启事,《抽芽》杂志已经垂垂走出窘境,有了几分转机,但是间隔八十年代顶峰期间另有相称大的差异。
韩涵当初就是因为没有收到复赛聘请函而错过了正式的复赛,幸亏他家就在魔都,比较便利,还可觉得他伶仃筹办一次测验;陈俞安就不可了,从通信地点来看,他家但是在西北的山区,来一趟魔都可不轻易,以是千万不能错过。
“千字八十是有些低了,不过......”付星顿了顿,他本想给陈俞安争夺更高,可一想另有那么多的作者,冒然进步仿佛有些不太好,因而说到一半儿就改口了,“千字一百五目前来讲差未几够了,我这就给他回邮件,奉告他这个好动静去。”
“如许最好。”付星也有一样的担忧,听到这话就轻松多了,从速出去撰写邮件去了,而赵天昌又重新拿起陈俞安的文章读了起来。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抽芽》杂志也会像《中国青年》一样,一跃成为当下青少年浏览的首选,影响力另有销量自不待言。
“主编,您叫我?是不是文章发明甚么题目了?”付星进到主编室的时候心但是悬着的,刚才金河石在内里待了这么久,说的必定是陈俞安那篇文章的事儿,他刚才仿佛反对登载这篇文章,主编该不会被他说动了吧?
“当然要聘请!”赵天昌判定地说道,这篇《八零后真是‘垮掉的一代’么?》刊出以后必将引发颤动,陈俞安也会成为和退学的韩涵一样的话题人物,有如许一名话题人物参赛,必定会吸引更多媒体的重视,连带着新观点作文大赛的暴光度也会增加很多。
赵天昌还恐怕陈俞安这段学习比较忙,没时候给《抽芽》杂志送达新的稿件,以是直接就给了他一个插手复赛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