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埋骨何处[第1页/共5页]
“呵,”高敏悄悄一笑,高低打量薛讷两眼,“天皇的避讳,岂是凡人能够等闲推断?薛明府绵里藏针,便是针对高某也没用,还是好好想想待会子如何认罪,以求得天皇宽宥罢。”
武则天看向李治。李治点了点头,衰弱的面庞上挤出一丝笑道:“安宁之事,牵涉甚广。朕虽爱女心切,但亦不肯令朝堂因安宁之事复兴波澜。故而本日我与世人召众卿来此,便是要让诸卿见证,令此事灰尘落定……法师,开挖罢。”
几名胡商正坐在炭火堆旁取暖,背后停着几辆大车,上面放着好大的几个酒坛,为首之人身材魁伟,面上一道刀疤,恰是史元年。
话音刚落,薛楚玉就感受脑后被钝器猛地一砸,脑中“嗡”的一声,顿时栽倒在地。那几个“胡商”拿出早已筹办好的大 麻 袋来,将他装了出来,直接抛在了马背上。史元年骑上马,领着入关的大队胡兵,大声诵起了《推 背 图》里的谶语:
赶路很久,说不饿是假的,盘干碗净后,薛楚玉表示小二结账。未几,店小二便将一张窄笺字条合着找回的铜板双手递给了薛楚玉。薛楚玉接过字条,挥挥手表示那些铜板算作赏钱,而后佯装无事行动仓促地走出了堆栈,骑马出了小镇。
待到无人之处,薛楚玉悄悄展开那字条,偷眼一看,遵循上面所述驰马入镇外的白杨林中。
薛楚玉本还想再问几句,哪知那史元年两步上前,一把搂住他的颈子,昂首在他耳畔道:“别希冀那些守关的酒囊饭袋里能有我的敌手,如果你敢不平从,或有任何奇特行动,明日不过便是大漠上多出一具知名尸身罢了!”
薛楚玉行至一处堆栈前,翘起毡帽,看看匾额上所书,恰是本身要找的处所,便翻身而下,将马交给门口的牵马小厮,而后信步走进堆栈,点了份羊肉汤饼和炙小羊腿,独自吃了起来。
那将领传闻美酒是送给本身的,立马乐开了花,号召一众守关兵士前来将酒坛从车上一一扛下,此时正值饭点,兵士们便起着哄直接将酒开了,倒入近百个水碗中,围着火堆炙羊肉痛饮起来。
前些光阴,薛楚玉告别了柳夫人,带侍从一起分开长安,本说要回绛州龙门故乡歇息散心。哪知到了龙门后,他又借端与旧友同去塞上打猎,背上弓刀,穿上胡服,一起快马向西北而去,颠末延州、罢交,直抵边塞重镇——塞门。
“一本不知所谓的密册,编者已然过世,能证明甚么呢?”薛讷还是谦善笑着,说出的话却铿然带刺,“只怕是有人妄自推断了天皇的忌讳,自行设想了这场戏罢?”
薛讷眼中闪过一丝不经意的滑头笑意,他点点头,拱手一抱拳,不再与高敏辩论。
“司刑太常伯李乾佑、司刑少常伯袁公瑜与刑部主事高敏到!”院门口卖力通传的御史朗声道。
保卫芦子关的将领姓严,约莫四十岁高低,是薛仁贵的同亲,当初同薛仁贵一道参军插手李世民部下,几场仗下来,作为薛仁贵的裨将,厥后因身受重伤,不能再横刀立马,故而被安排至芦子关把手关隘。这些年北方大定,此地安乐,来往多是商旅,故而平时在此守关无需担忧与敌军短兵相接,士卒的练习也懒惰很多,乃至会与常来往的胡汉贩子勾搭一处,帮对方少算一些行商报税之品,令对方可得更高的利差,本身亦可中饱私囊。
因而那会主向他面授机宜,奉告他有一批西域贡品需哀告急运往洛阳,来给天后祝寿。但为了不提早泄漏风声,须得在朝廷的批文下达之前先行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