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出殡[第2页/共3页]
解缆前,苏志杰需手举引魂幡,带领百口人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再右转三圈,是以表达对死者的眷恋。每绕棺木转一圈,须浇奠一次。绕棺结束后,方能升棺起灵,蚕村夫称之为“绕灵起丧”。
“苏家显考讳承鹤老先生啊,本年八十八离他子孙而去呐……”起棺后,道长走在最前端开路。两位本村的哭丧妇女走在开路的道长前面开端哭丧。
“绕灵起丧”后棺木抬起之前,亡者的宗子须双膝跪倒在地。手捧一只供奉亡者的碗痛哭失声,哭着的时候将碗高举过甚再用力摔在地上摔破。蚕乡称这个典礼为“摔丧子碗”。活着的人以为摔破供奉饭菜的丧碗,亡者能够将供奉他的饭菜带到阳间去享用,上面的日子将不愁吃喝。
厚重的新奇柏树棺木,加上沉重的棺盖,人手少了底子抬不起来。瞻仰遗容时,仅棺盖苏家两兄弟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勉强挪开。这口棺材本身又是新奇柏木做成,木头没晒干还是湿的,更要重上几分。是以,抬棺者由十六人构成,蚕乡出殡的端方是棺木出门后必须一起不断留歇气直接送到坟场里。抬棺人手越多,越能等闲做到这一点。再者,出殡的步队前呼后拥,显得气度。
这是尸体告别,让孝家人见亡者最后一面的典礼。
孙道长闻声鞭炮声响了以后便接着开路,带领着送葬步队持续前行。
直到这时,苏孝妍才得以见到爷爷在棺材里的全貌。苏承鹤身着玄色棉布寿衣,衣服的布料和做工均为上等。脚着玄色布鞋,只是……双脚被麻绳捆住了。
送殡需在天亮日出前完成,道长们请苏家两兄弟每人各抬棺盖的一方将棺盖翻开,棺盖也是新奇柏木,非常沉,苏志杰同弟弟均使出吃奶的力量尝试了好几次才勉强挪动开来。
昨夜法事结束以后道长们便去睡下了。此时他们闻声公鸡打鸣声后立马起床筹办出殡事项。接连守孝两晚的苏家人已经没有了哀痛痛苦的神情,他们的哀思在苏承鹤归天的第一天就几近耗尽了,接下来的两天多多极少有点麻痹。再加上,孝子孝孙们在亡者下葬之前必须整宿守孝,早晨又要参与“法事”活动,两天两夜的折腾让苏家后代尽显疲态,天然没多少精力用来哀痛。
一起顺利,目睹拐个弯上坡就到了苏家小陵寝。苏孝妍却不谨慎滑落了将要递给哥哥的鞭炮。
苏孝兰方才走两步就发觉mm的神情有些不对劲,她觉得孝妍只是没有睡醒,便回身端住孝妍的脸对她说:“孝妍,孝妍,打起精力来……”苏孝兰叫了两声以后,苏孝妍才仿佛复苏了过来。
苏志军左手持香蜡,右手拿一旁mm递过来的鞭炮扑灭燃放。苏孝妍走在哥哥的右边,两肩别离挂着一个大袋子,袋子里装的是前来记念的乡亲们送的鞭炮。苏孝妍必须敏捷儿地解开鞭炮暴露引线再递给哥哥,出行前孙道长特地叮嘱过鞭炮声不能间断!必须一起燃放,直到送到为止!
紧跟着哭丧妇的是苏家的孝子孝孙们。他们依辈分和大小顺次跟在送殡的步队里。苏志杰手持引魂幡,为父亲的灵魂指引方向。苏志斌端着一个簸箕,簸箕内里放着着一只小香炉,香炉里燃着香蜡,另有一壶酒,一只酒杯和苏承鹤最爱抽的红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