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二章 鼎足之势[第2页/共5页]
“听先生之言,南鹰心存借刀杀人之心,而曹操则断无相让之理,那么我家主公夹缝求存,处境岂不是危如累卵?”赵云忍不住接口道:“若先生诚恳投效,何不说出破局良策?”
堂下众将亦是听得面面相觑,方才还在感慨无英才帮手,眨眼间便有人上门自荐,倒是刚巧之极,莫非真是应了赵子龙之言?
刘备见他长身玉立、仪容不凡,举手投足之间更是不卑不亢,不由心中一热,当即起家行礼:“虽未闻先生之名,但见先生之人,必为有识之士!备,幸运之至!”
“哦?”刘备双目大亮道:“果有此事?子龙切不成虚言安抚于我!”
刘备与张飞相视一眼,均对徐庶生出莫测高深的感受。
“主公啊!您可知为何南曹两家会有本日之成绩?”徐庶不答,却悠然转移话题问道。
世人再次变色,张飞却笑了起来:“怪不得先生说取徐州并非硬攻,本来早有预谋……您在徐州当中,怕是有人策应吧?”
须庾,一名身材苗条、目光锋利的青年昂然入内,向着刘备一礼,朗声道:“颖川徐庶,拜见明公!闻明公忠义为先,宽仁待民,特来相投!”
徐州,彭城郡治,彭城县。
“向刘将军献此计者未免过分一厢甘心了!”徐庶双眉一挑道:“南鹰与曹操现在正值明争暗斗,不说南汉扬肯不肯,曹操也决计不会卖他这个面子!”
堂下世人无不沉默,特别是简雍等少数几名文官,更是神采紫涨,说不出话来。
“先生所言极是!”刘备感喟道:“南汉扬对备远有赏识之情,近有提携之义。现在,他想必正与曹操相争甚急,备安能再去雪上加霜?”
他见刘备目露沉思之色,自顾自道:“主为明主,武有良将,文有谋主,兵为劲卒,仁政施于所领,耳目遍于天下!此六法也!”
“多日以来,徐州陶谦实已到了寝食难安的境地。他先是截杀曹嵩不成,与曹操结下了死仇,又与南鹰战事不竭,却被打得一败涂地。现在,陶谦看到此二人皆有称霸天下之姿,他能睡得着吗?”徐庶哂笑道:“不但如此,克日来徐州之地还传播着各种传闻,大略便是南鹰发兵讨伐、曹操举师复仇之类,以是徐州军政要员大家自危,更有人联名向陶谦进言,劝他尽快运营前程,以免坐以待毙!”
“刘将军此言差矣!”徐庶忽的嘲笑起来:“你道南汉扬保举你为豫州刺史是安了甚么美意吗?”
“休得再言!”刘备冷冷的目光望向简雍:“若吾如此取徐州,便是自绝于天下!即便成绩霸业,也不过留下千古骂名罢了!”
“既然先生知备处境,那么备诚恳问策!”刘备向着徐庶慎重一礼:“此前,有人劝备去求南汉扬,请他主持公道,催促曹操、陶谦交割豫州各郡,先生觉得然否?”
很快,有人入堂禀报:“主公,门外有一狂生,言其有济世经邦之才,却无人慧眼识珠,更指桑骂槐说主私有眼无珠、不识豪杰,小人们正筹办将他驱走!”
“主公放心!”那一脸豪气的年青将军恰是常山赵云,他自傲道:“从本日起,部属愿为主公遍访官方,查探隐士高人的动静,信赖不久以后,主公帐下必然英才济济!”
徐庶见诸人目光皆一眨不眨的落在本身身上,不由微微一笑,洒然行至一侧,旁若无人的坐了下来,点头道:“庶当然有计献上,不然所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