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阳氏女[第1页/共2页]
时候久了,阳筠也懒得理她,干脆研讨本身喜好的东西,每日时候排得满满,阳筱则干脆丢了书籍功课,用心混闹起来。
阳筱很想说“我们抄我们的,转头叔父叫人筹办安妥我们带去烧不更好”,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想了一想,毕竟还是忍不住问道:
阳筠又调了调竹简的挨次,喃喃道:“公然这事儿还是交给礼乐大夫好,我要了来也没甚么用……”
高阳国前任国主阳冀不到三十便出错落水,早早地分开了人间。因阳冀无子,国主之位便落在了阳冀胞弟、阳曦的头上。
阳冀死时,次女阳筱只要五岁,长女阳筠时年七岁,均早已记事。阳筱脾气本就活泼,父亲归天时她年纪还不算太大,也就罢了,长女阳筠却到了有小儿苦衷的年纪,不免变得非常敏感谨慎。
足足过了几息,直到阳筱已经在屋子里站定了,阳筠才淡淡道:“那么大的动静,天然闻声了。”说着,又将手里的几枚竹简调了调挨次,还是没昂首。
另有昆吾氏先人建高阳国,定居沁河边,以一城为国,虽不称皇称帝,却以传天数者自负,百余年来未曾归附于燕。世人皆重卜筮,高阳国不肯归附,燕国先祖们也未曾滋扰,倒是现在的顺帝,把高阳国当作了眼中钉。
本来无忧无虑的阳筱不时哭闹要找父母,还是叔叔阳曦陪着骑马摸鱼才垂垂好了。
阳筠也不打搅她,取出香炉熏上些绝尘香,也漱口净手,取另一本经籍,在一旁渐渐誊写。
本觉得二人另有母亲顾问,不料父亲归天一月,母亲便也自缢而亡。
“我最不对劲的就是他把你惯成这个模样,”话说出口,阳筠感觉本身有些讲错,忙拿了一卷经籍递给mm,叹了口气,道,“你看你,跟个小猴子似的,半晌温馨都不可,让你给母亲抄经都这么多话。母亲那种死法……我们还是偷偷烧些手抄的经籍,免得让人群情。”
“来的是甚么人跟你有甚么干系?不让你去看你就呆着。我问你,阳槿去了没?”接着伸手去拿案头的一叠素色帕子,又低下头,谨慎翼翼包住一枚竹简。
姐妹俩人道格大不不异。阳筠从小由母亲带着,学了很多东西,即便现在是叔叔顾问也未曾间断,小小年纪,诗书画均已有小成。阳筱常日却喜好骑马射箭、舞刀弄枪,直到七岁被阳筠强行按住才开端当真读书,但是只读了《女诫》《女论语》并《列女传》,阳筱就开端不耐烦起来,读书练字非常对付,任阳筠如何哄如何劝都不睬会。
日子如流水般过着,转眼间又是几年。这日,阳筠正在屋子里研讨几枚古琴残简,阳筱兴冲冲地快步出去,还没进门就嚷道:
“但是叔父对我那么好,他也喜好我叫他叔父,为甚么不能叫?”阳筱眨了眨眼睛,很有几分对劲,笑得没心没肺。
阳筱看着姐姐递过的经籍,竟真的温馨下来,一边叫人打水来漱口净手,一边让人磨墨,净手毕更亲身铺了纸,取过经籍,站在书案边上认当真真誊写起来。
“我瞧着姐姐对叔父老是冷冷僻清的,还不如和婶母靠近,莫不是不喜好叔父?”
阳槿是阳曦的大女儿,本年才刚七岁,没有阳筱那般混世魔王的干劲,却常常跟阳筱一起调皮。阳槿虽不怕乃父母,倒非常从命管束,也情愿听阳筠的话。
至于阳枍,才刚出世不到半年,看不出是个甚么模样。
每当落日西下,沁河水面出现粼粼波光,远了望去,水色天光覆盖的高阳国倒真的透出几分奥秘来。
“也不知来了甚么人,叔父安排了好大的仪仗驱逐他,我想去瞧瞧热烈,却被叔父派了人拦住了。这些年除了早朝议事,叔父别的可没拦过我。姐姐你说,是不是其他国主甚么的,还是燕国又派了大人物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