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弄权[第1页/共11页]

没错,当时只能从速杀人,并且动静越小越好。

天子当然信赖。

但,他的心机却很重。

实在李治刚一下台,就面对三大困难:如何走出先帝的暗影,如何摆脱权臣的节制,如何降服脾气的缺点。这三个题目他必然想了好久,只可惜百思不得其解。

652 永徽三年 七月 李弘出世

此案的本相已没法弄清,冤情则约莫在所不免。薛万彻就不平讯断,无法因房遗爱供应证词,只好走上法场。临刑前他悲忿交集地大声喊道:我薛万彻堂堂男人汉,不能驰骋疆场为国捐躯,却因为房遗爱这混蛋而死,太冤了!

这话说得粗鄙不堪,不过话糙理不糙,天子和昭仪也听得很入耳。何况许敬宗是有影响力的。他是当时闻名的汗青学家,又官居礼部尚书。遵循唐朝轨制,六部尚书与尚书省摆布仆射职位相称,号称八座,岂能等闲视之?

654 永徽五年 十仲春 李贤出世

这个团伙的代表人物,就是许敬宗。

长孙无忌的末日到了。

654 永徽五年 年初 小公主暴毙

刽子手哆颤抖嗦,连砍三刀才把薛万彻杀死。[31]

李义府东风对劲。他竟然对弹劾本身的侍御史(官阶从六品)说:御史大人放了空炮,不感觉忸捏吗?那位监察官员却昂然答道:孔子任大法官七天,就杀了少正卯;下官任侍御史六日,却不能为民除害,确切忸捏![14]

李治成了安排,固然冠冕堂皇。

655 永徽六年 十月 十八日 武昭仪立为皇后

655 永徽六年 十一月一日 册封皇后大典

天子的心机重,皇后的心机深。

题目不在案发的年初,固然精确的日子略有出入,也固然在我们看来武昭仪未免动手太早。没错,如果这时还没有停止册封大典,当务之急就该是施礼如仪。相反,如果典礼大功胜利,则新皇后职位已定,完整能够安闲措置汗青遗留题目,乃至渐渐折磨两个情敌,着甚么急呢?[19]

王德俭说:现在能救你的,只要一小我。

655 永徽六年 玄月 许敬宗任礼部尚书 高宗正式提出废王立武 褚遂良反对废王立武 韩瑗、来济反对废王立武 李绩 表态许敬宗大造言论

人最珍惜的,就是他伶仃时获得的支撑,哪怕这类支撑微不敷道,哪怕它来自大贱的人。这时,戴德者普通都不会去考虑支撑者的动机。一样,李治也不会去揣摩,这些家伙究竟是忠君爱国,还是投机取巧;是本身的步队,还是皇后的人马。对于当时的他来讲,这些都不是题目。

武皇后实在是太懂政治了。

是以,如果能扳倒长孙无忌,他倒是悲观其成。

高宗天子完整被这位博学多才的汗青学家压服。他乃至没有派人把长孙无忌召来核实一下,便命令将他贬到废太子李承乾的放逐地黔州。三个月后,许敬宗又趁李治命令重审此案之机,派人前去黔州逼长孙无忌自缢。

但虐杀,则不大能够。

许敬宗倒是寿终正寝,活到了八十一岁,身后还被高宗天子追赠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的确,此人不像李义府那么猖獗和放肆,卑劣程度却不相高低。他在主持国史馆事情时,就曾操纵权柄攫取私利:向他贿赂便不吝装点,跟他有仇则盛加其罪。如此窜改汗青,莫非还不是小人?[17]

不过,此案中倒是未见李义府的身影,只要许敬宗在王皇后被废以后落井下石,提出打消她父亲的政治报酬。武昭仪遭到开导,干脆将王皇后改姓蟒,萧淑妃改姓枭。高宗天子的见死不救和默许行刺,不知是否与此有关?[25]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