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枕山河》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92.九重阙[第1页/共4页]

淑妃长跪不起,蛾眉低敛,话语静沉,“臣妾谢过陛下,舍弟向来忠心为国,毫不会做出有悖朝廷之事,还请陛下待他返来与武卫伯对证后再行论处。”

公然应德帝听后即道,“众卿不必再争,统军者当慎重,冯保在军中数年未见错误,想必不至有失,就着他了。”

这件事让应德帝非常费解,恰是因疑点过量才没有惩办,仅是责令侯府高低不得出入,同时派特使赶往益州质询,现在听得沈国公一番话,天子又生怒意,强捺下来道,“够了!现在说的是何人统兵,靖安侯与武卫伯先放一边!如果谋反,朕毫不宽贷!”

安华公主握着玉串珠,“皇兄圣明,我只是进宫道一声,左天行毫不会谋反。”

九重深宫的天子被军报激得大怒,与重臣急议,气道,“华将军如何驻防的,对罗幕人的行动竟然毫无警悟,枉称明毅二字!”

吴王听他们争得烦,“不必废话,眼下议的是边疆增兵,该由谁领兵援助。”

六王对错过骏马格外可惜,柯太傅却暗道要糟,靖安侯被指逆谋,翟双衡又与左楚二人交好,就脱不了一党之嫌,哪还能再领兵。

还是六王松缓氛围,打个哈哈说了两句闲话,将场面揭畴昔,随性道,“翟家的小子确切不错,目光也好,我曾在马市看中两匹好马,一问才知翟双衡已经下了重金,说是一匹要送给左顷怀,贺他入了羽林卫,另一匹给楚寄,送他赴钱塘就任;我不好和小辈抢,只要罢了,那马双耳如削,腰健力足,毛色全乌,真是少有的标致。”

安华公主少女时多么盛气,但是伉俪不睦,恶疾缠身,蹉跎得心气沦丧,应德帝不免怜悯,询了几句服侍公主的嬷嬷,差宫人取了几盒珍稀的药物,算是给mm稍作安抚。

送走公主,应德帝想了想,转去了后宫内淑妃的寓所。

城墙垂垂近了,凶悍的蛮族仍然穷追不舍。

淑妃出身左氏一族,是靖安侯的长姐,听得通传已经在殿外相迎。

这一带曾是罗幕人大肆侵掠之所,不知多少无辜的边民受戮,直到靖安侯领军血战,杀得蛮人完整崩溃,才得了多年的承平。

太师王宦抢先道,“靖安侯原是最好之选,不过自从尚了公主,左侯久未统军,巡查的路上又莫名其妙将武卫伯赶出益州,时奕见天嚷着要告御状,左侯却连个呈条也无,足以想见是非曲直,臣以为当以重处。”

靖安侯伉俪离心,朝野尽知,安华公主对丈夫的冷憎也非一日,以往上书都是挑左侯的不是,现在却又进殿讨情,这个mm的脾气实难言说,应德帝道,“朕已经谴人去益州,定会弄个一清二楚,你身子不好,不必为这些操心。迩来足痹如何?不是说古方有效,如何竟像半身都不能动了?”

殿内温馨下来,陈王漫不经心的搓着鼻烟壶道,“英宣伯七十多了,哪还动得了;忠勇伯固然贪了点银子,不算大事,倒是能够一用。”

蓦地一声松弦的铮响,一个毫无防备的兵士从顿时摔落,背心嵌着一枝长长的羽箭。

一时场中静了,都在暗中考虑。

安华公主嫁予靖安侯,数年前莫名其妙的罹得了怪病,已好久未曾入宫。

应德帝对明毅伯虽有不快,思及对方毕竟驻守多年,冒然换将不熟敌情,说不定环境更糟,遂道,“明毅伯久经疆场,朕姑念他一时失策,不予指责。假以光阴,他该当会主动反击,重挫蛮敌,不负朝廷所望。”

鼙鼓声动,金戈溅血,告急的军情飞递朝中,急请调兵援助。

内侍回道,“威宁侯称已病愈,听闻罗幕人犯边,特地入宫请缨,愿为圣上效命。”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