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文相平壤接书日,陈帅轻骑已过关[第2页/共4页]
“俘虏?……,有多少俘虏?”
海东这一次作战,是水6两路,6路为主力、水路为策应。
陈虎把号令传下,便不再去管,反手抓住身后大红的披风,一手按刀,转过身,分开了河边。自有亲兵在前边把富强的蓬蒿踩倒,以便行走。
答复此人扭头朝后,只见他身后戈矛如林、铠甲耀目,复又转头,笑道:“相帅此次南下,尽提我辽阳精锐。自主公入益都后,我们一向都在疗养将息,没打过甚么恶仗,全军高低、无不急得嗷嗷叫;一闻此番南下,大家喝彩雀跃。士气如此,军心可用,……。”
“……,写回文,就说俺晓得了,叫他放心,辽阳、平壤决然不出半点岔子。明天接了张歹儿的军报,他已率部到达辽阳四周。有他在,纳哈出翻不了天!”
两天后,下午,平壤。
人居之处,必有河水。
“是。”
这箭矢,有的夺去了它同类的性命,有的夺去了狐兔的性命;但更多见到的,倒是这类使箭的生物自相残杀。每一箭出,必有鲜血淋漓;每一箭出,必有生命逝去。不久前,曾有过两支人类的步队在此地交兵,相互厮杀时射出的那如雨箭矢,至今还是它挥洒不去的恶梦。
不异的疑问也存在一个小校心中,他刚进了院子,由侍卫引领着,来求见文华国。院中林木甚多,沿着巷子,走在林荫下,便连热风也好似清爽了很多,他忍不住问侍卫:“这是谁在读书?”
文华国正闭目听那女子读书,展开眼,瞅了瞅那小校,倒是认得,晓得是行枢密院的一个小官儿,问道:“如何?”
他问身边的一人:“李邺的军报传过来了么?”
他按捺不住猎奇,问道:“这位夫人,但是文相的家室么?”
侍卫瞥了他一眼,说道:“到了你就晓得了!”
“八百里加急,从辽西送到这里得一天半。这么说来,老陈前天就过了海河了?那现在,岂不是已经入关?”
临湖水之滨,坐树影之下,品明前之茶,读圣贤之书。
陈虎等这军报早等得急了,现在军报终於送来,却反而沉寂安宁,不疾不徐地说道:“叫过来吧!”
更多的水鸟被惊起,越来越多的狐兔在逃窜。野林中、蓬蒿里,到处都是骚动;而那如林的旗号却井然有序,而那无数的士卒却行进无声。
……
辽东半岛河网密布,特别是辽西这一块儿,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海河等等,或东西流向、或南北流向,将全部的辽西走廊豆割成了好几块儿。固然说辽东起伏连缀的山峦未几,阵势比较平坦,但有了这些河道的存在,对行军而言,确切也不太便利。
自有人接令,前去传送。
辽东,青龙河边。
箭,在一个穿戴皮甲的人手中。
“再去催!……,本帅只再等半个时候,晚来早退者,杖责五十!”
那女子微微一笑,说道:“好呀。”便自起家,将书放在桌上,款款行去。看她走远了,文华国方才又将军文交给那小校,说道:“念来俺听。”
若如不能,轻则杖打、重责砍头。
陈虎身材肥大,本来就不苟谈笑,执掌辽阳一省后,严肃更盛;但此时听了此人的吹嘘,却不觉抿嘴一笑,不过很快,笑容就收敛了。
“相帅,是李将军的军报。”
只见这女子念两句,停一下,稍作解释。而听她解释的,是个敞胸露怀的鲁男人,却不是在另一个石椅上坐的,而是铺了凉席,在地上躺着的。一手拿着葵扇,时不时扇两下;一手则握着个茶壶,偶尔就着嘴喝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