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事[第1页/共3页]
王皇炎帝。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汉神仙丹丘子。黄老虎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充。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馀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安任育。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后魏琅琊王肃。宋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鲍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齐世祖武帝。梁.刘廷尉。陶先生弘景。皇朝徐英公绩。
《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灸,令香熟,平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胜为限。虽不尽入口,皆灌溉取尽,曜喝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葭。”
南齐世祖武天子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乾饭、酒脯罢了。”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罢了。”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净。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端倪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王微《杂诗》:“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成仙。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江潭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场擢翘,越葺精之美。羞非纯束野麏,裛似雪之驴;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茗同食粲酢,颜望楫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种聚。小人怀惠,大懿难忘。陶弘景《杂录》:“苦茶轻换膏,昔丹丘子青老虎服之。”
《括舆图》:“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张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水沟,精稗出中田。’”
《神异记》:“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羽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能够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余茶苏罢了。”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