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第5页/共8页]
刘老进得禅房,正要上床,忽听得门晌处,一对少年的伉俪走到面前,细心看来,恰是翠翠与金生。一同拜跪下去,哀号宛转,说不出话来。刘老也挥着眼泪,抚摩着翠翠道:“儿,你有说话尽管说来。”翠翠道:“向着不幸,遭值乱兵。忍耻偷生,离乡背井。叫天无路,度日如年。幸得夫君不弃,将来相访,托名兄妹,暂得相见。隔断佳耦,相互抱屈。乃至夫君先亡,儿亦继没。犹喜许我附葬,今得灵魂相依。唯恐家中不知,故特托仆人寄此一信。儿与金郎生虽异处,死却同归。儿愿已毕,父母勿觉得念!”刘老听罢,哭道:“我今来此,只道你伉俪还在,要与你们同回故里。我明日只得取汝骸骨归去,迁于先垄之下,也不孤负我来这一番。”翠翠道:“向着因顾念双亲,寄此一书。今承父亲远至,足见慈爱。故本避幽真,敢与金郎同来相见。骨肉已逢,足慰相思之苦。若迁骨之命,断不敢从。”刘老道:“倒是为何?”翠翠道:“儿生前不得奉养亲闱,身后也该依傍祖垄。只是阴道尚静,不宜劳扰。何况在此溪山娟秀,草木繁华,又与金郎同栖一处。因近禅宝,时闻妙理。不久就与金郎托生,重为佳耦。在此已安,再不必提起他说了。”抱住刘老,放声大哭。寺里钟呜,俄然散去。刘老哭将醒来,乃是南柯一梦。老衲走到面前道:“夜来有所见否?”刘老——述其梦中之言。老衲道:“贤女辈精灵未泯,其言可托也。幽真之事,老施主既已见得如此明白,也不必伤悲了。”刘老再三谢别了老衲。一同仆人到都会中,办了些牲醇酒馔,重到墓间浇奠一番,哭了一场,返掉归淮安去。
现在说一个做伉俪的被拆散了,身后精灵还归一处到底不消逝的话本。可见人间的佳耦,原自有这般情种。有诗为证:
东园桃树西园柳,何不移来一处栽?翠翠也依韵和一首答他,诗云: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
正在没些起倒之际,只见一个管门的老苍头走出来,问道:“你这秀才有甚么事干?在这门前探头探脑的,莫不是特工么?将军晓得了,不是耍处。”金生对他唱个喏道:“老丈拜揖。”老苍头回了半揖道:“有甚么话?”金生道:“小生是淮安人氏,前日乱离时节,有一妹子落空,闻得在贵府中,以是下远千里寻访到这个地点,意欲求见一面。未知确信,要寻小我问一问,且喜得遇老丈。”苍头道:“你姓甚名谁?你妹子叫名甚么?多少年纪?说得明白,我好替你查将出来答复你。”金生把自家真姓藏了,只说着老婆的姓道:“小生姓刘,名金定。妹子叫名翠翠,识字黄历,落空时节,年方十六岁,算到本年,该有二十四岁了。”老苍头点点头道:“是呀,是呀。我府中果有一个小娘子姓刘,是淮安人,本年二十四岁,识得字,做得诗,且是做人灵巧全面。我本官专房之宠,不比其他。你的说话,不差,不差!依说是你妹子,你是舅爷了。你且在门房里坐一坐,我去报与将军晓得。”苍头吃紧忙忙奔了出来,金生在门房等着回话不题。
天长地久偶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个话本,在元顺帝至元年间,淮南有个民家姓刘,生有一女,名唤翠翠。生来聪明非常,见字便认,五六岁时便能朗读诗书。父母见他如此,筹议干脆送他到书院去,等他多读些在肚里,做个不带冠的秀才。邻近有个义学,请着个老学究,有好些生童在里头从他读书,刘老也把女儿送去退学。书院中有个金家儿子,叫名金定,生来俊雅,又兼赋性聪明。与翠翠一男一女,真是这一堂中超卓的了,况又是同年生的,书院中诸生多讽刺他道:“你们两个普通的聪明,又是普通的年纪,厥后毕竟是一对伉俪。”金定与翠翠固然口里不说,内心也公开有些自任,两下相爱。金生曾做一首诗赠与翠翠,以见相慕之意,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