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依然女生呀呀嘿》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卷第十二[第3页/共4页]

侍从两制

眄泰秋娘三女

绍熙五年十仲春二十二日,宣麻制除嗣秀王伯圭兼中书令。此官久不除,学士、大夫多不知本末,至或疑为当入都堂治事。邸报至外郡,尤所不晓。迈考之典故,侍中、中书令为两省长官,自唐以来,居真宰相之位,而中令在侍中上。肃宗今后,始以处大将,故郭子仪、仆固怀恩、朱泚、李晟、韩弘皆为之,其在京则入政事堂,然不预国事。懿、僖、昭之时,员浸多,率由平章事迁兼侍中,继兼中书令,又迁守中书令,三者均称使相,皆大敕系衔而下书使字。五代尤多。国朝创业之初,尚仍旧贯,因而吴越国王钱俶、天雄节度符彦卿、雄武王景、武宁郭从义、保大武行德、成德郭崇、昭义李筠、淮南李重进、永兴李洪义、凤翔王彦超、定难李彝兴、荆南高保融、武平周行逢、武宁王晏、武胜侯章、归义曹元忠十五人同时兼中书令。太宗朝,唯除石取信,而赵普以故相拜。真宗但以处亲王。嘉祐末,除宗室东平王允弼、襄阳王允良;元丰中,除曹佾,与允弼、允良相去十七八年,爵秩固存。沈括笔谈谓有司以佾新命,言自来未曾有活中书令请俸则例,盖妄也。官制行,改三使相并为开府仪同三司。元祐今后不复有之,虽崇、观、政、宣轻用名器,且改成左辅、右弼,然蔡京三为公相,亦不敢居。乾道中,诏于录黄及告命内撤除侍中、中书令,遂废此官。今抢先降批示复置,则于事体尤惬当也。嗣王终不敢当,因而寝前命,而赐赞拜不名。

论语所记孔子与人语及门弟子并对其人问答,皆斥其名,未有称字者,虽颜、冉高第,亦曰回,曰雍。唯至闵子,独云子骞,终此书无损名。昔贤谓论语出于曾子、有子之门人,予意亦出于闵氏。观所言闵子侍侧之辞,与冉有、子贡、子路分歧,则可见矣。

具圆复诗

兼中书令

杜诗云:“大贤以后竟陵迟,荡荡古今同一体。”乃赠狄梁公曾孙者,至云“流散岷汉,干谒贵爵”,则其陵夷可知矣。近见余干寓客李氏子云,本朝三李相,文正公昉、文靖公沆、订婚公迪皆一时名宰,子孙亦接踵达宦。然数世以后益为冷落,又经南渡之厄,今三裔并居余干,无一人在仕版。订婚濮州之族,今有居越者,虽曰不显,犹簪缨仅传,而文正、文靖无闻,可为慨气!(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