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阿秀喜舍檀那物 崔俊臣巧会芙蓉屏[第1页/共9页]
当时有个御史大夫高公,名纳麟,退居姑苏,最喜好书画。郭庆春想要阿谀他,故此出代价买了这幅纸屏去献与他。高公瞥见画得精美,收了他的,忙忙里也未看着题词,也不查着款字,交与书,分付且张在内书房中,送庆春出门来别了。只见内里一小我,手里拿着草书四幅,插个标儿要卖。高公心性既爱这行物事,眼里瞥见,就不肯便放过了,叫取过来看。那人双手捧递,高公接上手一看:
却说高公明日密地叫当直的请将郭庆春来,问道:“前日所惠芙蓉屏,是那边得来的?”庆春道:“卖自城外尼院。”高公问了去处,别了庆春,就差当直的到尼院中细心查问:“这芙蓉屏是那边来的?又是阿谁题咏的?”王氏见来问得蹊跷,就叫院主转问道:“来问的是那边人?为何问起这些原因?”当直的回言:“这画现在已在高府中,差来问取来源。”王氏晓得是官府门中来问,或者有些机遇在内,叫院主把实话答他道:“此画是同县顾阿秀舍的,就是院中小尼慧圆题的。”当直的把此言答复高公。高公心下道:“只须赚得慧圆到来,此事便有下落。”出来与夫人商讨定了。
倒是仇恨当雪,姻缘未断,天然生出事体来。
舟人妄图能同道,一月空将新妇呼。
这篇歌,是元朝至正年间真州才土陆仲旸所作。你道他为何作此歌?只因当时本州有个官人,姓崔名英,字俊臣,家道丰富,自幼聪明,写字作画,工绝一时。娶妻王氏,少年仙颜,读书识字,写染皆通。伉俪两个真是才子才子,一双两好,无不厮称,恩爱非常。是年辛卯,俊臣以父荫得官,补浙江温州永嘉县尉,同妻到差。就在真州闸边,有一只姑苏大船,惯走杭州路的,船家姓顾。赁定了,下了行李,带了家奴使婢,由长江一起进发,包送到杭州交卸。行到姑苏处所,船家道:“告官人得知,来此已是家门首了。求官人犒赏些,并买些福物纸钱,赛赛江湖之神。”俊臣依言,拿出些钱钞,教如法购置。完事毕,船家送一桌牲酒到舱里来。俊臣叫人家接了,摆在桌上同王氏暖酒少酌。俊臣是宦家后辈,不晓得江湖上的忌讳。吃酒欢畅,把箱中带来的金银杯觥之类,拿出与王氏欢酌。却被船家后舱头张见了,就起不良之心。
削发后,院主起个法名,叫做慧圆,参拜了三宝。就拜院主做了师父,与火伴都相见已毕,今后在尼院中住下了。王氏是大师出身,性地聪明。一月以内,把典范之类,一一历过,尽皆晓得。院主大相恭敬,又见他知识事体,凡院中大小事件,悉凭他主张。不问过他,一件事也不敢轻做。且是宽和柔善,一院中的人没一个不替他相好,说得来的。每日凌晨,在白衣大土前礼拜百来拜,密诉苦衷。任是大寒大暑,再不间断。拜完,只在本身静室中清坐。自怕貌美,惹出事来,再不等闲露形,外人也可贵见他面的。
在永嘉任满返来,重过姑苏,差人问侯高公,要出去拜见。谁知高公与夫人俱已薨逝,殡葬已毕了。崔俊臣同王氏大哭,如丧了亲生父母普通。问到他墓下,拜奠了,就请昔日尼院中各众,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日夜,以报大恩。王氏还不忘典范,自家也在里头持诵。事毕,同众尼再到院中。崔俊臣出宦资,厚赠了院主。王氏又念昔日朝夜祷祈观世音暗中保佑,幸得如愿,佳耦重谐,出白金十两,留在院主处,为烧香点烛之费。不忍忘院中风景,立心自此长斋念观音不辍,以终其身。当下别过众尼,自到真州字家,他日赴京补官,这是后事,不必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