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朝朝暮暮[第5页/共14页]
这一碗粥,暮青喝得很慢,要发作时能忍则忍,步惜欢见她忍得辛苦,便搁下碗筷,为她渡气调息,待她好些了,粥也冷了,宫人们忙端着粥菜去小灶房里热。
三天后,帝后移驾望京,十二禁戍卫从,六部、谏台、翰林院、御病院及瑞王府高低随行,万民叩送,礼乐山呼之声袒护了帝后玉辂内的拨浪鼓声,兵卫仪仗浩浩大荡地出了古都,次日行至古水县云秋山下时,台端稍停,步惜欢和暮青抱着女儿上山祭拜了一番,这才拜别。
她特长指捏了个大小给他看,“这么大,手脚刚长出来,眼耳口鼻也就大略像小我罢了。”
“就是坑人?”
这时,范通进殿奏说执宰等人在太极殿候驾。
那天以后,娘提出了铺设管道的构思,将管道与盐井相连,引气入屋,燃气煮盐。而后,朝廷钦派臣工到钦州调研,臣工们返来后制定了以竹筒和木箍制作输气管线的计划,传闻来岁便可完工。
步惜欢瞅来一眼,一边赏识着爱妻在霞光窗影里换衣的美景,一边笑看着女儿啃布老虎的憨态,好声好气地跟半岁大的女儿打筹议,“娘说让坐会儿,那咱就坐会儿,可好?”
这年十月,盐井气道完工,帝后带着公主和皇子驾临钦州。只见盐井气田之上,竹筒与木头制作的输气管线连绵二三百里,以火投之,其声如雷,火光通跃,整天不灭。姐弟俩望着气田上的壮观气象,远比沿路见到绚丽国土时所遭到的震惊更甚。
暮青脱力而倒,却坠入了一团浓云里,她被步惜欢接住抱起,出了人声喧闹的阁房,躺到了干爽干净的床榻上。
老话说:“牛生崽儿锅沿过,女人生孩儿坟前过。”
“年事差得少也不成,远嫁苦多,怎及都城安闲?”步惜欢面色甚淡。
望京的天儿比汴都热,步朝霞穿戴身儿红肚兜,胖乎乎的小身子像极了不倒翁。暮青无法地叹了口气,国事繁忙,她为了尽快规复身材,应对迁都的长途跋涉,孩儿一向由乳母哺养,此事令她感觉甚是惭愧,本来想着当个慈母,可照这景象看来,她怕是只能做个严母了,毕竟某个当爹的人在迁都路上没少干抱着女儿批折子的事儿,朝臣陛见奏事,见公主睡着了,说话都得小点声儿。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儿,真真儿是爱好得紧,那就由他宠着好了,教女之事交给她。
记得客岁阿弟生辰前夕,钦州有道折子奏入朝中,说盐井突发地火,死伤惨烈。钦州刺史奏称地下有龙,疑是盐工凿井时不慎触怒地龙而至。
吵嘴归吵嘴,这姐弟俩的豪情倒是好得很呢。
“嘘!”窗内传来一道嘘声,随后就没动静儿了。
直到日暮西沉,天气渐暗,庭中廊下掌了宫灯,暮青才迎着萤火般的灯光往西配殿而去。
“爹会技艺吗?”步朝暮问长姐。
步惜欢回过神来,不由发笑,打趣道:“你如何也在乎此事?我还觉得你不会在乎。你我的孩儿,是儿是女,皆是人中龙凤,你担忧这孩子会担不起这江山社稷?”
两个小家伙仓猝跑到梅姑身后拍背,步朝暮边拍边问:“婆婆,婆婆,我爹真的会技艺吗?比得过侍卫吗?”
而步朝霞迁往琼芳宫后学业不辍,且多了娘亲的教诲,日日捣鼓别致物件儿。那些物件儿惹得文华殿的恩师们头疼不已,侍卫宫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她也自此在开端了名扬望京的尽情日子。
朝霞公主初到望京时半岁大,眉眼熟得像极了娘亲,性子却像极了她爹,不但爱笑,还慢吞吞的,吃奶都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