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大结局之二 秋后清算[第4页/共11页]
只不过……
诽谤需用霸术,谋事需求时候,而时候恰好是新朝廷迟延不起的。
留着废帝,废帝兵马与昌平军各为其主,尚可从中诽谤,管束敌党,削其兵力。废帝一死,党从无主,岂不是要把其幕僚与兵马往昌平军中推?如此浅近的事理,洛都朝中一干重臣不成能不懂,如此献策,必有所谋。
――各扫自州门前雪,休管朝廷瓦上霜!
关州刺史李恒与阎廷尉有同亲之谊,二人算是忘年交,镇阳县的案子里死的是个士子,事关春闱,案子既然有疑,他们便决定微服走上一趟。
少女忙道:“我来我来……”
少顷,暮青誊罢谕旨,步惜欢从方柜的暗屉中取入迷官大印和大兴玉玺,二报酬两道旨意盖了印,交由宫侍传下,随后互看了一眼,各自的心机,谁也没有多言。
陈有良虽陈腐严苛,却忠厚守正,任相以后鞠躬尽瘁,身子骨儿已大不如前,经常抱病上朝,未有一日迟慢,故而深得百官恭敬。正因如此,他在朝中的声望绝非举手可动,而李方亮、周镇之流虽各有才学,却贫乏主意,经常附人之议,不擅辩论。故而本来说好了的事,到了次日朝议,向宰相与兵部发难之人只要王甫和阎廷尉,终究天然败下阵来。
步惜欢一笑,解了风袍搭在手上,意味深长隧道:“若论凶宅,人死的最多的地儿莫过于咱家那座老宅。”
传国玉玺一碎,大图即成无主之地,到时野心之辈群起,招兵买马,盘据一方,可想而知朝廷能征到多少兵马!
布告乃废帝翅膀的供词,檄文为讨相书。
我爬上来了,这章太惨了,本来就卡得思疑人生,码字软件还崩了,吞了一万稿子,翻遍备份都没找返来,只能重写……
十月十五,洛都朝廷俄然公布了一道圣旨,称龙体不豫,工部尚书、吏部侍郎、平远将军等文武五报酬臣不忠,勾搭昌平郡王,图谋弑君谋反,罪不容诛。五人被禁卫当殿拿下押入死牢,府邸亦被查抄血洗,京畿兵马中发作小范围的动乱,不敷半日便被弹压停歇。随后,朝廷公布圣旨,剥夺昌平郡王封号,命英州总兵率军缉拿反贼,当场诛杀。
五日前,血影经监察院的信道呈来了一封密信,奏事之人是崔远。
说话间便要搭手,可手刚伸出就俄然顿住,眼底生了怯意。
两个文官是从城门口快马赶来的,到了贩子时已是摇摇摆晃,二人上马时两腿发软,地上扎着断箭,几乎一头磕死在上头。
崔远觉得此案有疑,却因一介白身,不便插手县务,又恐事关春闱,干系严峻,便留在了镇阳县,案子一结,就呈上了密奏。
“……啊?”
此人公然极富辩才,信中之言还真有理有据。
大图海内兵变四起,檄文很快传遍五州,十月二十三日凌晨,朝廷公布国丧,称玄月初八凌晨,天子遇刺伤重,废帝翅膀反叛。百日来,太医不离御前,龙体本已见安,因闻昌平郡王谋逆,龙颜大怒,病重难返,于二十二日夜里召见太傅云正与翰林侍讲、国史馆纂修史长进二人,赐下遗诏,诏惠恩郡王秉承大统,讨逆平叛,安民昌国。
步惜欢仍然不动,只是笑吟吟地望着暮青的背影。
步惜欢凝神一瞧,微微蹙眉,“血?”
暮青嘲笑一声,没接话,只是俄然扬声对外头道:“备笔墨!”
要不是担忧他陪着她担此臭名,何必劳他润色神官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