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之四 大齐建国[第9页/共17页]
群臣哑然。
厥后安然返来时,大图内哄已生,新帝也已即位,他知她毫不会图人江山,独一顾虑的不过是兄长。因而,他便将巫瑾碎玺之意深埋于心,她想查兄长的存亡之谜便助她查,想守约解洛都之围便下旨出兵。只不过,他推测了等援的日子里洛都朝廷会不好过,倒没推测新帝会愤而退位,将破裂江山拱手让出。
岭南将领们面面相觑,如此看来,圣旨是真的了!
暮青默不出声地点了点头,得意知密道之事,探子们就已经在大图查探动静了,但正如同验尸都难以鉴定年老是否尚在人间,又岂能晓得何日能再相见呢?
这女子是何人物无人晓得,汴都百姓只见江堤上旗号猎猎,仪仗浩大,万千兵卫当中,凤舆翠辂面江而停。凤驾亲临江边,自凌晨候到中午,怕是使臣进京朝贺都不会有此礼遇。
坡下无人,但身后有箭声追至,小将头也不回,尽管向前,兔子似的这儿蹿一下,那儿蹿一下,流箭追着他的脚后跟儿,扎进他的腹旁颈侧,他眼望着火线,一步不断。
“快!快禀军中!”官吏仓猝合上文书,刚要交给小将,又谨慎地收了返来,而后以将伤者抬去救治为由屏退了摆布,只把小将留在堂中,私语道,“此人既然逃入城中,追杀之人必会尾随而至。兹事体大,小将军回军中报信,彻夜路上恐会遇伏,文书不能有失,故而留下为好。彻夜城门会严加防备,官署亦会由重兵扼守,盼小将军能将动静传入军中,带雄师来取!”
官署文吏惊奇地接办过目,神情如出一辙。
百官称棺木应已运抵南兴,信赖南兴不日便可出兵来救,此前应死守京畿,毫不成自削兵防。
小将正迷惑本身放了个哨,如何把节度使大人都给轰动了,一被提上山坡,顿时大惊!只见国境线那边的雄师已束装拔营,放眼望去,铁甲森冷,如无边黑水,兵马接天连地,多如星斗。
步惜欢也没催问,慢悠悠地添了盏茶,挑了几只都雅的葡萄搁到了暮青面前。
国境线后,铁蹄声踏得地动山摇,一军精骑黑水般从小将身边驰下了山坡,一只手从山坡顶上握住了小将的手腕。
山坳里,富强的野草掩映着伏兵,无数袖箭破风而来,扎入坡土中、马蹄下,战马扬蹄长嘶,精骑们顺势上马,人避在马后,顺手扯上马腹上挂着的罐子就朝山坳掷了下去!
华殿烛暖,暮青坐在煌煌烛光里,那动容的神情赛过人间正月最灿烂的炊火。
当日夤夜,一匹快马从钦州城内驰出,捎着一封手札往英州而去。
群臣附议,纷繁提起旧事,说到英睿皇后当年安定岭南曾不费一兵一卒就敲开了滇州城门;说到岭南节度使乃英睿皇后旧部,强将部下无弱兵,南兴雄师必能速解京畿之围;说到……
景子春回过神来,他乃大图臣子,不宜行全礼,却面朝汴都大礼而拜,起家后说道:“有劳大人替下官进言,多谢帝后宽弘大量!下官这就上奏吾皇,定尽尽力促进此事!”
新帝怆然一笑,当下理应先保朝廷,那内哄安定以后呢?若先帝活着,且还能找到,以先帝复国之功劳,以他与英睿皇后的兄妹交谊,南兴必然支撑先帝复位,到时“理应”退位之人就该是他了吧?他被人赶鸭子上架般的登上了这皇位,有朝一日也会被人这么赶下去吗?
寺人手捧圣旨而出,颤若筛糠,口齿不清地诵罢圣旨,噗通一声跪在殿上,口呼陛下,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