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第484章 百里王爷[第1页/共2页]
这一片地盘,大有可为啊!
越往西行,垂垂人丁希少,地盘瘠薄、荒凉起来。曾经肥饶的关中平原,因为过分的开垦和水土流水,已经千疮百孔,日渐荒凉。
“百里王爷?亏她如何想来!”宋抱朴苦笑着摇点头,却没有半点儿不虞,有的只是满心的熨帖和暖和。
别的一条线,就是直接从荆州北上,经襄阳、鄖阳,进陕西。进而经西安、凤翔一起往西北。
江夏与沈骓见面时,沈骓就说了,往西北去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进巴蜀,然后走川陕古道,一起北上,中转肃州。这一条线虽说山险途难,但沿途颠末的差未几都是与部族交汇之地,对于行商的商队来讲,商机更多一些。
现在这一片地盘,虽说相对荒凉,但更多的不是因为干旱和地盘沙化,很大启事是因为边疆的不安宁和战乱频繁,导致边疆人丁伤亡或内迁。
不过,很快庆丰出去回报导:“王爷,镇南王世子过来了!”
再说,站稳肃州以后,东边紧挨的可就是西宁,水草丰茂,地盘肥美的河套平原呐,农耕、畜牧皆适宜的宝地呀!这一大片河套平原,的确就是放在宋抱朴嘴边的肉,只要宋抱朴故意,悄悄松松就能支出囊中啊!
庆丰赶紧又道:“传闻,镇南王世子是过来商讨王妃嫁奁一事的。本来,镇南王府筹办嫁奁家具,是遵循都城王府的规制打的。现在,王爷将西行就藩,王爷婚期却在玄月……”
这一条路,前半部分根基都是在中原要地行走,虽说也有山路险阻,但相对于西线来讲,不管是路途上,还是周边的环境上,都安然很多了。故而,沈骓建议,走东线。
这一日,采莲蓬,摘荷叶、荷花,又让人下湖挖了白生生的嫩藕上来,晌午,就在水榭中,吃了一顿清甜鲜美的莲荷宴。
过了临洮,再往西走,就是浪庄。到了这里,已经不能算是城池了,而只能称之为卫所,更多的是军户、兵士,浅显百姓且很少了。
看着窗外的气象,江夏心中感慨。
达到凉州时,刚进蒲月下旬,就连着下了两场雨,雨后街头,柳枝翠绿,石榴花初绽,绿的翠绿,红的似火,一片朝气盎然。
如果此女能够成为他的王妃,必然能够与他联袂并肩……
就这幅模样,也比当代的西北好上很多。到了当代,陕西北、特别是甘肃北部的大片黄地盘,早就成了荒地,长年干旱少雨,别说歉收安居,就连人畜饮水都成了大题目。
从西安出来,江夏每到一处,总会逗留一到两天,买室第,买铺子,却也急着清算,更不急着入住、开铺子,就买好了搁在那边。沈琥去钦州很快就能转返来,届时,这些宅子铺子就都能在最短时候内,让他将一个个贸易网点开起来。四喜堆栈、商记糕饼铺,或者四喜楼……
她很想尽快奉告宋抱朴,他的藩属之地,并没有世人印象中那般荒凉瘠薄!特别是肃州再向西北,沙洲、哈密、吐鲁番,大片肥饶的地盘,等候人去发掘去开垦扶植呢!
江夏留意处还发明,凉州城外另有好多片富强的树林……这都申明,此地的降雨不是太少,大片大片的地盘上荒草丛生,也证了然,能够开垦莳植,只不过,不能过分隔垦,还要讲究一个开垦和庇护相连络的体例。
江夏小小声的自言自语,却被仲春听到耳朵里,她的眼底闪过一抹非常,悄悄将这句话记在了内心。不几天以后,远在都城,筹办着送mm远嫁的宋抱朴就晓得了这个称呼——
西安乃是几朝古都,秘闻深厚,气度不凡。江夏带着几个小的在西安转了两日,就在曾经最为繁华的东城崇仁坊中买了一处两进的小宅子,因着院子中间有两棵百年石榴树,故而越哥儿给它起名为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