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品公卿》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我不升官谁升官[第2页/共2页]

寥寥数语,说的朱棣心花怒放,用手指敲打着桌子上奏折,很有气势的说道:“我大明日渐雄浑,然北敌还是,纷争尚存,自当开疆拓土克意进取。这么浅近的事理连贩子小民都看的清清楚楚,恰好就有很多人行掩耳盗铃之举。哼……”

春和殿实在算是**的一部分,远比不上乾清、坤宁那么显赫,范围也要小很多。纯真是因为靠近御花圃便于赏景,自太祖天子始,就已经成为召见臣子的惯用之地。

江南百姓乃是建文天子的子民,连他们都以为朱棣代替建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另有甚么好说的?

“草民愧不敢当。”

林三洪这才晓得中年女子就是朱高煦的生母,徐达的女儿,现在的大明皇后。

“回皇后的话,确有此事。”

林三洪老诚恳实的答复:“回禀万岁,草民一介白丁,勉强熟谙几个字罢了,无有功名。”

朱棣起家,来回走动了几步说道:“林三洪虽是白身,不管目光还是见地,远胜那些陈腐冥顽的读书人。太祖天子在的时候,就常常言及,说天下大才多隐身草泽蛰于乡野,林三洪如许的人才如果不消,未免有遗贤于野之嫌。现在天下初安百废待兴,恰是大兴人才之时,特简命汲引为督察院监察御史……”

朱高煦笑道:“林贤弟不必拘束,又不是朝堂,母后让你坐你就坐吧。”

“说说你的事理,朕很想听。”

“我大明自太祖天子建国以来,日渐强大,恰是开辟进取之时,前革朝温仁刻薄不足而进取之心不敷。万岁久在北疆,数击蒙古残部,当是大略雄才之主。”林三洪说道:“靖难之师虽号称奉国,实在确切错了,应当是国奉才对。非是万岁要做我大明之主,乃是我大明挑选了万岁,此中的因果谁还能看不出来?”

林三洪仓猝起家说道:“草民一介村氓,那里晓得甚么天下局势?不过事情是明摆着的,也不需求甚么目光……”

“幸亏我大明百姓晓得事理明辨是非,要不然百年以后,朕岂不就成了新莽之君?”终究为本身的篡位找到了实际根据,朱棣很欢畅的说道:“林三洪说虽是粗浅,可事理不差,明日朕就把你的这番话明告天下,让那些读圣贤书的儒生看看我大明百姓的见地。”

听到天子的问话,朱高煦心中悄悄欢乐,晓得是要犒赏了。

殿前的耳房以外摆着一张小桌,桌子上是四样糕品和几卷书文,一对中年男女正坐在桌前小声的说着甚么,桌后站立着的恰是汉王朱高煦。

那中年男人面色乌黑,脸型狭长,一副长手长脚的模样,穿件子无袖的单皮弁,若不是褐色的皮弁上滚着明黄的绫绦子,很轻易让人把他当作是贩夫走狗之辈。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