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说重点[第2页/共2页]
答案只要一个:朱棣在见甚么人,并且必然和削藩的事情有关。
“是!”林三洪顿了一下,仿佛是在踌躇,略微停了半晌这才说道:“厘金之多,已风险工商百业。然这些厘金能进国库者有几?长此以往……”
即便真有甚么要紧的事情,也不必如许大半夜的召人进宫吧?朱高煦实在猜不透万岁是要做甚么,不过林三洪是本身的亲信之人,如果然有甚么事情也不会瞒着本身,且等待着,等林三洪返来以后便可晓得。
看朱棣的意义,是要林三洪说出削藩二字,可削藩这类事情太严峻了,就连朱棣本人都慎而又慎,向来也没有公开提及过。林三洪一个小小的言官,六品的经历还是个空职,实在是小到了能够忽视不计的境地,如何敢在天子面前指手画脚的提及这类事情?
进了宫城以后,到了内卫处,刘成去了以后,身边的宫人不冷不热的说道:“先等着吧,万岁还在见别人呢,甚么时候宣你就甚么时候见。”
模糊的月光之下燃着几盏宫灯,徐皇后正把一件单面的夹氅披在朱棣身上……
这么晚的时候召见臣子,却没有见到朱棣的面,还要在内卫处等待着,这是为了甚么?若真有十万孔殷的事情才召见,早就应当见到朱棣本人了。若不是甚么要紧之事,也不必如许半夜召见吧?
沿途的厘金已经被处所官吏弄成了“过盘费”,走一段路就收取一回,大有“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财”的匪贼之意,对于工商百业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么严峻的事情在朱棣看来也不是甚么了不起的大事,看林三洪还要喋喋不休的往下说,不悦的拍了一下石桌,沉声道:“啰嗦,朕要你说重点!”
“臣的奏折当中所言,乃是亲历之事。”林三洪根基已经晓得朱棣要说甚么事情了,侃侃而谈:“我朝厘金的本有必然标准,但是处所上却疏忽朝廷律法,借厘金敛财。前些日子,臣的缫丝作坊到湖广购买了一批缫车,用的水运。不想从武昌府到都城的这一段江面上,厘金关卡竟然有二十一处之多,每个关卡俱是百货抽二,如此一来……”
“说的不错,当年的蒙元灭国无数,兵马何其强大?然我太祖起兵抵挡蒙元暴*,横行百年的蒙古帝国竟然回声而倒无人来援,皆是因为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你说的很好,持续。起来吧,站着说。”
约莫等了小半个时候的工夫,玉轮已经到了中天,内里的温度已经有点低了,刘成才出去讲的道:“林大人,万岁宣见,随我来吧。”
这么晚的时候,天子派人来汉王府找林三洪,已是奇特。又不见本身的儿子,单单宣林三洪进宫,愈发显得古怪了。朱高煦忍不住问道:“刘叔叔,万岁只召林三洪一人?”
刘成把手令给朱高煦和林三洪验看了,上面用的是朱棣私家的小玺,确认无误以后,刘成收回击令问道:“都看清楚了听清楚了?”
“林大人,跟我走吧。”
朱高煦哈哈一笑:“刘叔叔宽坐半晌,我去拿本年的新茶,尝一尝再走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