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品公卿》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道友,现原形吧[第1页/共2页]

林三洪一边趴着一边想:“小狐狸,也要你尝尝我的手腕,不管你是哪山哪洞的妖精,我也要你现出本相!”

以是仙奴到处都加着十二分的谨慎,唯恐惹了钦差的不欢畅。

一番应有的礼节膜拜以后,白白胖胖的董太尊机警的象个猴子,抓住机会从速上亲,虚虚的搀扶着钦差大人的胳膊,就是要趁着这个机遇让县里的人们看看本身和钦差大人的干系很好……

宦海上的这一套自古皆然,不过都是逢场作戏罢了。林三洪站在阶前说了几句,不过都是“圣上体贴官方痛苦,本地百姓昂首农桑,实为社稷之福”之类的屁话,根基即是甚么也没有说。

董俭朴最善揣摩下属的情意,很严厉的叮嘱师爷和一干衙役:“这些山民固然都是土包子,却和钦差有同进退共存亡的友情,你们都给我机警着点,照顾好了讨到钦差大人的欢乐,我升官你们发财,明白了吧?”

钦差代天训话以后,袍服煌煌的董太尊不失时机的站出来,大声说道:“钦差大人未到我阳新,已然做下一件造福乡梓的大功德!”

为了给钦差一个好印象,董太尊算是把大要的工夫做足做透了。只可惜林三洪底子就没故意机看这些,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好似过年一样的喜庆氛围中,钦差大人下了车。

阳新县城地处偏僻,是一座袖珍小城,因为有一条长江支流从城中穿过,动员了这里的很多财产,以是城里要比四周的山村较着要敷裕一些。特别是那些裹着绑腿儿带着软帽子的力夫,一看就晓得是在船埠上做力量行的夫役,吆五喝六的穿越于大街冷巷,让这些小小的县城也闪现出几分热烈的气象。

阳新县城虽小,可阳新县衙绝对不小,并且规制绚丽占地甚广。

“天差大人亲临阵仗,亲手格毙山贼数十名,虽敌众我寡尤大喊鏖战,虽有伤在身还是未曾撤退半步。赖圣上洪福,赖天差大人神勇,终究为本县断根匪患……”

“天差大人自都城千里迢迢来我阳新,闻得草泽当中有山贼匪类,不顾舟车劳累,微服进了深山,率我阳新义民与山贼一番大战,格毙贼寇五百余!”董俭朴做出万分敬慕的嘴脸把牛皮吹到天上。五百多贼寇被钦差干掉了这类谎话也就他敢说。

县衙坐北朝南,大门仪门共分六扇,为了驱逐钦差,中门已经大开,能够看到里边的廊庑是摆布各三。衙门口立着抚安、寂静两个巨大的牌坊,其实在牌坊中间本来另有很多木笼的,专门用来奖惩那些让太尊老爷不喜的刁民。常常有些“刁民”被太尊抓到县衙门口来站木笼,站死的人也有十几个了,只不过因为钦差大人要来,董太尊很“懂事”的把那些“有碍观瞻”的木笼撤掉了罢了。

遵循董太尊的安排,这些处所本是给钦差大人的仪仗和卫队利用的。不过钦差大人既然说了,天然是要顺从,因而就把钦差卫队挪到了外边。

“本县亲眼目睹天差大人的英勇,白衣仗剑奋身杀贼之身影铭记吾心……”董太尊越说越肉麻:“能于天差大人并肩作战合力戮贼,本县何其之幸哉!呜呼,天道之光,呜呼,其道之昌……”

为了让钦差驾临阳新小县的场面更加昌大一些,董太尊找了好几帮吹打班子,还专门请来了耍红火闹社火的舞狮队。又让县里的乡绅富户有头有脸的全数到齐,更别出机杼的让一些仆人穿上极新的农家衣裳,扮作老百姓欢迎钦差大人的到来。

地下的乡绅和“百姓”本是早早就安排好的“演员”,听到董太尊提及,从速“恰到好处”的诘问钦差到底做甚么造福一方的功德。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