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再聚首[第1页/共2页]
永乐天子仿佛很喜好利用连累的手腕,即位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查办了无数官吏,动辄就是抄家灭族,动辄就是凌迟碎剐,即便是砍脑袋,凡是也是几十个上百个一起砍,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提及这些家常之事,母亲的拘束和严峻也就去了很多,宏亮的嗓门大声说着:“万岁即位以来,官道上的客商有开端增加,来往的客商一多,咱家食店的买卖也就红火了很多。只要人勤奋,每天也能赚出衣食用度的花消。咱家如许的小户,只要身上有衣口中有食,再有点积累下来的铜钱,就是神仙普通的日子……”
这个开店的民妇,在燕军还没有获得上风的时候就救了一个皇子的性命,随便犒赏点甚么下来,也比金县尊这个芝麻官要大的多。
一提及这个,中间的金县尊就是一颤抖。
这些事情金县尊天然是晓得的,一听到朱高煦这么说,吓的腿都软了。再也拿捏不住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上,鼻涕眼泪齐出叩首如捣蒜普通的大声喊冤:“下官受贤人教诲,谨守我朝律条,万不敢做下强抢民女的罪过。下官确是筹办纳一钱姓女子为妾,并非是强抢……”
林三洪很恭敬的应了一声,也就不再说话。
金县尊如许的宦海老油条公然没有料错,当初的高阳郡王,现在的汉王千岁笑道:“父皇感义母之忠义,特命加六品诰身,比一县之尊还要高一品两级。过几天朝廷的恩旨就会下来,到时候,县令见了义母大人还要施礼呢。”
固然还不大清楚汉王为甚么会这么昌大的对待一个开店的民妇,可金县尊为官几十载,察言观色的本领早就修炼的炉火纯青。从话里话外就听出这个开店的妇人救过汉王的性命,更首要的是还汉王的义母,这可就了不得了。
母亲让座,顿时就让金县尊难堪的象个受委曲的小媳妇一样,从速谦让:“老夫人安坐,老夫人安坐,汉王和老夫人的面前,那里有下官的坐位?下官是站风俗了的……”
早在新皇即位之前,还是燕王身份的时候,有恩必报有功必赏是闻名已久的。现在执掌了大明朝,这个传统更加发扬光大,犒赏起功臣来,手面之大一样让人瞠目结舌。
一任知县,官职固然不大,在县里倒是说一不二的人物,特别是对这些百姓来讲,县大老爷就是地隧道道的土天子。这个金县尊也是个威福惯了的,不免有些逼迫百姓的活动。
“哈哈,”看到金县尊的害怕和惶恐,朱高煦仿佛很对劲,顺口说道:“起来吧,我也就随口一说罢了。据我所知,阿谁钱姓女子是贪财权势之人,钱家也是嫌贫爱富之家……”
比如在北方曾经帮忙过燕军的那些百姓,哪怕仅仅是在作战中帮燕军搬了几块石头,也能够得“钱一百贯,绢一匹,棉花三斤”。奉国靖难之师渡江的时候,第一个为燕军摇船的一个船夫,也被特命简拔为“巡检”,犒赏的金银财帛不计其数……
作为新朝的皇子,又被建文朝君臣通缉,几乎冻饿而死,朱高煦对于那些旧朝的官吏很有痛恨,这些日子以来,已经通过各种借口实实在在的杀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建文朝旧吏……
金县尊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唯恐母亲说出本身的不是。作为建文朝的旧臣,本就活的战战兢兢,唯恐哪天脑袋搬场,如果母亲说出一星半点金县尊的搜刮官方的丑事恶事,估计这条老命也就活到头了。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好笑,却清清楚楚的传达了一个信息,只如果尽忠于新朝,哪怕是身份寒微,朝廷也不会怜惜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