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定级标准[转][第4页/共4页]
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2.5等次上靠原则
活字印本的简称.选用单体活字,遵循书的内容,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籍.遵循活字制作质料的分歧,分为泥,木,铜,锡,铅活字等.活字印刷是宋仁宗庆用时(公元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用胶泥制字,火烧使坚,摆版印刷.这一发明较德国谷登堡利用金属活字排版早四百年.元朝又创制木活字.2.2.7.1泥活字印本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不异的书版,别离敷以分歧色彩,顺次刷印而成的书籍.
——明清期间闻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2.2.7活字本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誊写的古籍.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誊写的古籍.
——明清期间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首要底稿,刻本,抄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之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清朝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2.2.8.6拱花印本
也称修补本或修补版.指用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籍.
——明清期间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底稿.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今后过录明清闻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籍.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朝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朝的祺祥等,或有特别汗青意义的期间,如大顺,承平天国及其他农夫**政权刻印,誊写的书籍.
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成的书籍.
——明清期间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底稿.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今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籍.
3.3.2三极古籍乙等
用颠末两次或两次以上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籍.宋朝的雕版,经宋元两代修补后在元朝刷印成的书籍称宋元递修本,或经元明两代修补在明朝刷印成的书籍称元明递修本,或经宋元明三代修补在明朝刷印成的书籍称宋元明递修本,亦称三朝递修本.
2.2.11活字泥版印本
3.2.1二级古籍甲等
具有必然汗青,学术,艺术代价的古籍.
2.2.6.1初刻本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彩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2.2.17孤本
2.2.1写本
2.2.19普本
——明朝及其之前用特别纸张写印,具有特别装帧情势的代表性书籍.
雕镂多块印版,别离涂以分歧色彩,顺次刷印而成的书籍.为了表示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修建陈列等富有立体感,将一叶图文或一个部分,别离刻成多块小木版,而后分层分色套印.因每块雕版小如饾钉,故名.
将其他传本中所载的别人批校笔墨还是移录过来的书籍.
3.3.3三极古籍丙等
——明朝及其之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别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籍.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誊写的书籍.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之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浅显版本的简称,相对善本而言.指具有必然汗青,学术和艺术代价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