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摘星楼[第1页/共2页]
实在青川城与望城观隔江相望,过了江,便再没多少路程。但望城观是前任盟主刘海蟾清修之地,为求‘平静有为’‘离境坐忘’,观址选在了密林深山,山路很有些盘曲难行。沐王爷一行分开青川城时,申时刚过,天气尚明。待达到望城观时,太阳斜斜西挂,已有大半隐在层层山峦以后。
沐王奇道:“剑驭你?如何说?”
有人回嘴,武功练到顶峰之人常常不使兵刃。这是究竟不假,不过,那是仗着内功已至化境,摘花飞叶也可伤人,天然不成相提并论。这里所说是指功力相称之人而言,一件称手的兵器,足可抵得上七八年的勤修苦练。
是以有人研讨刀法,有人精修剑术,有人苦练枪戟,另有些便是斧钺钩叉拐子流星。当然,拳脚工夫也是一技。不过总的来讲,白手的不如使兵刃的,使短兵器的不如长兵器的,使劣兵器的不如使好兵器的。
夺魄向天空伸手,叫道:“师兄,这漫天星斗就像在面前一样,你说这摘星楼和我们的昆仑山主峰谁更高?”摄魂拍拍他肩膀道:“天然是我们昆仑山的主峰高些,怎能将楼和山作比较呢?”夺魄奇道:“那怎地离天空是普通的远近?我在昆仑山上也是如许伸手摘星。”
正想间,杨元凯说了句:“王爷来了。”他眼尖嘴快,第一个见到王爷过来,吃紧下拜:“杨元凯叩见王爷。”世人跟着下拜:“拜见王爷。”
沐王爷命钟、应、杨、及摄魂夺魄五人共去摘星楼进晚膳。行台军众自去轮班换岗,巡护望城观东南西北四门。
夺魄点点头:“应兄弟说得很有些事理。”
钟蕴朗听他们说得离谱,不由莞尔,但依他性子,自是反面他们瞎混闹。只是一人站在楼边,扶着围栏,了望着星斗大江青山小城。摘星楼四周的群山都在夜幕覆盖之下,朦昏黄胧。只江对岸昌隆堆栈前的九盏大灯笼发着晕红的亮光,与天上星斗照应着,为过江行船照亮前路。
观外诸峰环抱,如同玉龙盘曲。路旁古木参天,全部望城观掩映于苍松翠柏当中。山涧流水至上而下川流不息,阵阵山风透过密林沙沙作响,配上这迟迟欲暮的醉人傍晚,钟蕴朗不由心敛神收,只感觉说不出的安好。
这摘星楼乃是江南第一高楼,楼名取‘手可摘星斗’之意。世人清算伏贴,齐聚于这摘星阁楼回廊之时,已是夜色初上,繁星漫天。
江湖茫茫,恩仇纷繁,新债旧账常常胶葛不清。但叫你身在江湖,过的便是刀尖舔血的日子。若无一技之长,只怕难以在江湖安身。
世人起家称谢,随那传令官进楼落座。
沐王爷没有答话,似在思虑甚么事情,钟蕴朗也不去打搅。一起无话。
沐王叹道:“如许……那可就不太妙。难怪你上任以来,不配官刀,一把青鸾利剑也舍去不消,只靠双手拳掌降龙伏虎。这可,有些亏损。”
钟蕴朗笑道:“这我早已风俗了的。多谢王爷体贴。”
应五笑道:“夺魄兄弟,这摘星楼该是没有你那昆仑山主峰高的。应当是这里的天离人间近一点,以是远近一样。”他之前见夺魄行事很有端方,心机也极纯真,是以对夺魄并不非常讨厌。如果摄魂和杨元凯,应五天然不会和他们搭话。
沐王爷喃喃念叨:“另有这等怪事?会不会是与家数心法有关,有的门派心法就是散去本身真气,以强剑气。方才我在百步开外便见着青光乍现,嗯,该是你收回的。”
“九阴绝脉……”
想到这里,忽地想起一事,探手入怀:“这‘风火令’倒是忘了还她,她怎地也不问我要?先前不是一向要盗剑么,昨夜我和刘道长伤重,青鸾剑她怎地也不取?这邪教之人,可真是到处透着古怪。”江风带着些许潮湿的水汽吹来,轻柔暖和,钟蕴朗不由又想:“不知这位女人她现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