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蒙宋势 剑气斩[第2页/共2页]
不得不说,这类快剑也实在很合适军阵上杀敌所用。尹治平身影如风,剑出如电,部下一剑一个,并无一合之敌。
尹治平看也不看,即转杀向下一名蒙古兵。在这些残暴的蒙古兵之前,尹治平可再也没有甚么藏拙之心,将快剑之术阐扬得淋漓尽致,身材如一道毫无重量的影子般在蒙古兵之间穿来窜去,手上剑光连闪,快得底子连看得看不见。只瞧到人影剑影一闪而过,便有一名蒙古兵惨叫着倒上马去。
“噌”然一声,骏马长嘶,那蒙古兵连人带马被斩作两半。
这时蒙古灭金也还不久,以是只是吞占了原有的金国土地,并没有攻陷太多的南宋国土。
尹治平分开少林寺后,即转而南下,往南宋境熟行去。
这时蒙古与南宋朝廷的边境,首要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蒙古的节制区,淮河以南则为宋朝的辖境。
淮河边界,实在也是宋、金两国对峙时的疆界。当时,南宋与金东沿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蒙古等为并存的政权。
端平入洛的打算于此宣布失利,南宋朝廷在此役中丧失惨痛,大量精兵与物质付诸流水,也为以后蒙古侵宋供应了借口。
直到他练成《天罡正法》第一层,内力获得了一种质的转化,更加精纯以后,这无形剑气才算更具能力。并且也能支撑出得十下,可及丈远,蓄力的时候也短了很多。
何况这些蒙古兵也只是军阵上悍勇罢了,武力放在江湖上来讲实在稀松平常得很,单打独斗只能勉强算个8、九流。这类低手,尹治平也犯不着跟他们发挥甚么精美的招式,只是简朴的刺、削、挑等剑法的根基应用便罢了。可这简朴的应用,用到他的快剑上,以缓慢来发挥,便是最好最有效力的杀伤仇敌的手腕。
另有提及蒙古军队残暴,烧杀劫掠,**掳夺,无恶不作。宋人百姓常常谈起,无不咬牙切齿,破口痛骂。可一遇着蒙前人,则又当即噤声,远远躲开,恐怕被蒙人闻声。
蒙军并不甘心,于端平三年的玄月再次南侵,前部兵锋几近靠近长江北岸。但因为宋军奋勇作战,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诡计,蒙军这一次南侵又告失利。
尹治平客岁便已练成《全真内功》,打通了十二端庄与奇经八脉这满身的经脉。当时他只能勉强做得五下,便要耗尽内力,并且蓄力时候较长,能力也不甚大,挥出7、八尺后便要劲力消逝,没甚么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