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七夕节[第2页/共3页]
“如果能在上映前,提早预知电影最受哪个观众群体欢迎,对电影公司来讲,岂不是很有效?”
“如果能过百万就好了。”王晶镇静的直搓手,带着招牌的贱笑,说道:“百万大导演的名头,我一天就坐上去了,今后在邵氏,看张彻还如何牛气!”
一万的利润,15家剧场,每家每天能赚六七百,这数字和每天近百万的票房比拟,看似很寒酸,但如果每天都如此的话,一年下来能赚20多万。
“你就死了这个心吧。”沈冲拧开饮料瓶盖,喝了一口后,说道:“《追女仔》的话题性不如《疯劫》,七夕也不是甚么大节日,这几天看似火爆,实在都是在透支前面的票房,过了明天,情侣套票就不会有多少人买了,票房会直线降落,我估计大抵能有七八百万吧。”
几天前,沈冲还在台北觥筹交叉的时候,莉莉就回了美国,要开学了,再不归去,她爸爸就要杀过来了。
……
王晶干笑几声后,说道:“《追女仔》现在票房很火嘛,每天能收**十万,并且邵氏承诺连映三周,以是这票房……”
“我看一定。”费小蝶笑道:“如果邵氏和嘉禾晓得数据后,必定会把电影放在同一天上映,斗个你死我活。”
“看起来观众挺多。”沈冲拿着一瓶饮料,站在翡翠剧场入口不远的处所,看着列队的人群,说道:“今晚票房应当很可观。”
除了地盘储备,和记黄埔另有近169万平方呎的贸易修建,每年光房钱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沈冲则很无所谓,他对《追女仔》并不看重,除了内容有所创新外,其他乏善可陈。
和记黄埔具有大量的优良地盘资本,李嘉诚采办这些股分,统共才花了6亿多,而短短几年后,仅仅把此中的黄埔船厂改建成室第修建,纯利就超越50亿……
“沈总,做这个干甚么?”费小蝶是杂志社卖力票房数据汇集清算的主管,她皱着眉头,说道:“只要看一下票房,哪个合作力强,哪个合作力弱,不是一目了然么?”
王晶涨红脸,张了张口,终究还是怂了。
“海伦娜,聘请你来香港,是想让帮手设想一个数学模型。”两边坐定以后,沈冲开门见山的说道:“你听过NRG公司吗?”
“不但如此,还能够制止合作。”沈冲说道:“比如两部在同一观众群体里合作力附近的电影,能够错开放映档期,制止两败俱伤的环境。”
莉莉走了,她的朋友海伦娜却来到了香港。
和记黄埔前身是创办于1860年的和记洋行,本是个三四流的小洋行,不过在六十年代敏捷崛起,持续收买了黄埔船厂、屈臣氏等公司,鼎盛期间,其从属和联营的公司高达360家,停业遍及地产,财务,保险,旅店,船务,堆栈,汽车,药品,收支口贸易等范畴,成为仅次于怡和洋行的香港第二大贸易机构。
“行了,别闹了。”沈冲打圆场,说道:“《追女仔》在票房排行榜上坐二望一,王小胖,你也算是一战成名了。”
海伦娜点头,言简意赅的说道:“没有题目。”
汇丰银行领受后,对和记洋行大肆清算,改良办理,在1977年把和记和旗下最首要的从属公司黄埔船厂归并,建立了和记黄埔。
但是因为扩大过快,资金链严峻,和记洋行在1973年的股灾和接下来的石油危急里丧失惨痛,1975年在印度尼西亚一个严峻工程呈现违约,资金周转困难,靠近停业,然后汇丰银行趁虚而入,以1。5亿港币收买了33。65%的股分,成为最大股东,领受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