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分账[第2页/共3页]
10月9日一早,他在北京饭店办理了退房手续,然后搬去电影局的接待所,和廖一原等人住一块,参议如何草拟香港电影进入本地放映的可行性陈述。
以是廖一原和傅奇等人众口一词,建议采取这类买卖体例,但是沈冲却不觉得然,他激烈的要求把票房分账也写进陈述注释。
他的目标,是想突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把持职位。
“我看如许吧。”沈冲含笑说道:“在陈述注释里,就以卖片花为首要的买卖体例,票房分账作为备案,因为这类形式比较庞大,我们再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票房分账案例,作个附件,供应给带领参考,你们感觉如何?”
是以在这个时候,本地电影市场看似夸姣,实际上票房总量非常有限,票房分账,分不到几个钱,对独立电影制片公司来讲,吸引力远不如卖片花。
在1979年,本地经济根本非常亏弱,人均年支出才185美圆,大众的观影热忱固然高涨,但囊中羞怯,加上还处在打算经济期间,在带领们眼里,电影的服从,一是鼓吹,二是福利,以是很多电影是露天免费放映的,即便是在电影院放映,票价也很低,在北京上海如许的多数会里,票价也不超越2毛钱,并且这个代价是定死的,任何地区想要调剂票价,都需求提早上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兼顾,然后颠末文明部、财务部另有天下物价总局批准以后,方能履行。(注2)
自从香港开埠以来,卖片花一向是电影的首要买卖形式,独立制片商就靠它用饭,如果本地也采取这类体例买卖,只要开价高过台湾,贩子们立马会簇拥而至。
本地现在已经呈现了两个把持性子的电影公司,一个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一个是方才建立的中国合作制片公司,但是,另有一个大腕没出场……
卖片花是一锤子买卖,流程简朴,轻易操纵,并且安然可靠,无毒副感化,卖过以后,大师两清,如果放映以后,不管是票房不好,还是犯了忌讳,都和制片公司无关……
注1:数据拜见卓伯棠的《香港新海潮电影》。
他摸了摸昨晚刮的干清干净的胡子,持续说道;“票房分账固然费事,但是打交道的人也多。本地局势蒸蒸日上,我们现在受正视,能常常和高层来往,今后一定另有如许的机遇,几位前辈都是儿孙合座的,我记得有句俗话说的好,叫做留金留银,不如留小我情。”
“小沈啊,我也晓得本地电影市场潜力庞大,将来不成限量,挑选分账,今后利润会更高。”廖一原直点头,老气横秋的说道:“但是票房分账这类形式,操纵起来很庞大,触及的部分又多,轻易扯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香港电影能进入本地放映,今后的事,今后再处理嘛。”
本地目前能够争夺的,是那些独立电影制片公司。
古诗有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比如李开元在深圳,号称投资1000万港币,实在先期只投了200万,就能让省一级的带领亲身列席奠定典礼,而再过几年,别说1000万,就是1个亿,投到深圳,连个水花都不会冒。
以深圳的生长速率,沈冲信赖,最多两三年,票房分账的数据,就能让本地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站起来造反了。
十年动乱,让本地丧失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又摧毁了很多行业旧有的规章轨制,以是在鼎新开放之初,很多行业都是在一片空缺上重修次序,这时候,一个专家,就有能够决定一个行业将来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