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有女好求(上)[第1页/共3页]
这且不说,那几处风景娟秀的湖畔处,更是多见青年男女之行迹。
“我宋家虽安身于蜀地几朝不败,可侧重文官和商事,在这乱世,毕竟大不如前,虽人脉尚在,断不会给别人差遣,但是也危急四伏,这王遵之三弟前来寻你,只怕,有些深意。”宋恒考虑一番,才说着。
现在乱世将至,关乎一族存亡,他必须好好考虑一番。
这一点,身为宋涵二弟的宋恒也自是明白。
现在朝廷陵夷,各地诸侯猖獗兼并,这成都大要看起来,还是一团和蔼、到处歌舞升平,实际上,危急四伏。
嫡派后辈这一代只寥寥数人,虽不至于断了香火传承,又或是较其他大族不弱,可和畴前比拟,却的确是走了下坡路。
宋涵身为一族大师长,常为此忧心。
在一平常冷巷前,马车停下。
宋恒更是直接说着:“或许,这王彦,是冲着悠儿来的。”
冷哧了一声,宋涵对这些后生,实是看不上眼,对二弟的话,更是深觉得然。
就算占有成都,具有三郡大帅魏存东,是蜀地众镇现在最强者,但是也如履薄冰,当然,如果这势头再下去,再给他占据二镇,就一不成清算了。
族中最为优良的,倒是个女儿。
此时,就有一玉石桌摆于二楼靠窗处,上有几样小菜,一盏美酒,两人对坐,闲谈风景。
大师族厚利,而这利,又岂是戋戋几篇文章可取?
才学见地上,这几人也是不错,毕竟在气运和胆识上,只能算是平常。
这宋家兄弟,父老宋涵,二弟宋恒,皆是成都府驰名的人物,宋家分支极广,历经数朝,不管是朝中,还是野下,皆有人脉。
“细雨津润,小湖微荡,风凉水清……这倒是个出外玩耍好时节,只可惜,悠儿恰好不爱这调子,啧啧,真是让人伤脑筋啊。”
蒲月十六,有雨。
不管是故作风雅,亦或是至心喜好,这轻风、细雨、明湖、美人、华服少年,都必定是青年男女所寻求的一种境地。
这就如同海上行船,不思前行,虽看似安稳,却终有覆顶的一刻。
便点头,说着:“二弟所言极是。”
心俄然一动,宋涵想起一事,说着:“二弟,前段光阴,王遵之的三弟王彦来拜访于我,不巧的是,那事,你我皆未在这城中,他们扑了个空,返回了,你感觉,这类时候,王遵之的三弟前来,会是因何事?”
聪慧文妇,多指羡那才子之说、花前月下之遇的大户令媛,从他口中说出,更多了一份鄙意。
大户人家少年,更少见不知风情的人,各大画舫上皆能常见他们的身影。
正在闲谈的二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但因上士善保养之术,实际春秋或可大些。
北城居住来往者,多上士,而非平常男女。
府城内,车马行人,络绎不断,商店走腿,繁华似锦。
听脚步声传来,此人回身,笑吟吟的朝宋恒一抱拳。
“恩,喝。”宋恒举杯,一饮而尽。
如果其他庶女,他们自是不必去理睬,又或是这丫头是那平常女子之态,他们也断不会如此惭愧。
王遵之的担当人,这职位,倒也配得女儿。
他所乘之马车,只属平常,是以行在南城路上,并不惹人重视。
“唉,这事,倒难办了。”实在,早在接到动静之时,宋涵并非全无预感。
但是魏存东也是五十多岁了,老了。
可此女,自小就识大抵,见地不凡且极其孝敬,家属联婚更是早就晓得,并不反对,虽有那极美的面貌以及动听才调,却行事低调,为的就是少惹是非,不至于打乱家属联婚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