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十三[第2页/共4页]
黛玉嘲笑一声,抬抬下巴:“看!”
到第四日的时候,宝玉和凤姐躺在床上,已经是出气的多,进气的少了,府里的人都说就要不顶用了,连后事都备下了。
听到响动,她抬起眼来,往黛玉这边一看,脂粉不施,眼睛里像含着两汪清泉,乌黑腮上天然生红晕。真像是不幸敬爱的一丛水仙花。
渡儿拿起桌上奋笔疾誊写的东西,黛玉才看到一行字,就吃了一惊,本来这篇文章写的是:按照上半部《金龟梦》,如何推演下半部《金龟梦》的人物。
三教九流,医巫佛道,无有不请;亲戚世交,少有不问。
黛玉先是骂她一句“疯丫头”,才说:“你看到了?”
渡儿点头,正色道:“林mm谬矣。我祖父活着的时候,就常说何谓大道?何谓微末?大道无形,莫非只能依托于科举的八股文章里?曾有《窦娥冤》,写民女千古之冤情。窦娥冤,写的莫非只是窦娥冤?是千万百姓冤也。从《窦娥冤》里,能够明显白白看到当时蛮子天子治下多么无道昏庸,百姓有磨难诉。这才有厥后‘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黄河反’的事。”
渡儿眨眨眼,说:“坊间多少续书,有一半是我写的。”
等人走了,渡儿才取出那部残稿,拍了拍灰,叹道:“导致佳作蒙灰,愧也。”
癞头和尚见到黛玉,长笑一声,说:“善哉,善哉,文曲终须定,命途岂有更?”
不知怎地,聊到戏曲话本里也有好文章。俄然听渡儿说:“......提及这些这话头来,我倒想起一出光阴最流行戏,传闻它的拟话本,叫做《金龟梦》的,也是一流的文章呢。好些名流雅人都夸奖的。”
以是,《三国志浅显演义》《西纪行》之类,乃是官方无数人所共同之作,是百姓之功也。不是一小我独力所作。
黛玉内心一怕,犯了疑芥蒂。先说:“那些邪书僻传,小说微道,没甚么好的。我们原也不该谈。”
渡儿说:“看到了。”
黛玉和众姊妹守在外间,不由焦心如焚,想到宝玉平时好处,低头就掉眼泪。
临走的时候,到外间,原不该见女眷,概因这一僧一道来的急,黛玉又常常守在外间等动静,就撞上了。
唬的渡儿立即抬开端来,一看是黛玉,才纳罕道:“你?”
凭甚么典故,她都能说上几句。
大抵是看她神采有异,渡儿苦笑:“如何?狷介朴重,就做不得这些事?我家一不收人贿赂,二不逼迫农户,靠本身的笔墨辛苦餬口。有甚么负心的?”
最后渡儿就被安排大到了迎春的紫菱洲。
就算想去投奔,一则渡儿家中贫寒,又体弱,难以作行。二则就算是世道承平,孤女与老仆,怎做千里行?
黛玉听了,先是松一口气,正想怪小丫环,又想一怪她,岂不漏了本身心虚的陷?遂忍下话来,打发她去了。
黛玉急了,喝道:“你站住!”
第二天,黛玉往迎春那边去了。黛玉和迎春说不上甚么友情。迎春讶异之余,也晓得黛玉恐怕是来找渡儿的,就引他到门后一间屋子,才自去了。
袁渡儿是贾政在外熟谙的一名官员朋友的独女。
这一年夏天,黛玉交上了一名有点不一样的朋友。一名跟她一样,名留青史的朋友。
僧是癞头,道是跛足。
渡儿的确和宝玉似的,有些呆性。如果换了别人在这里,大抵确切要无言以对这些直桶桶倒豆子一样的“混帐话”了。
急得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阿姨等寸地不离,只围着干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