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齐王世子入京[第1页/共2页]

周楚暮截杀了埋伏太子的刺客以后,调查了几天,却一无所获。

“哈哈,冯尚书谈笑了。”

“梁王姜建与河间王姜宣封国间隔都城不远,要求派世子入京,代父奔丧。”

只要姜氏天子没有呈现特别不肖的子孙后代,将大魏江山败个一干二净,那么大魏就很难被海内的权势颠覆。

究竟上,这些王爷上表奔丧也只是情势上走个过场罢了。

这时礼部尚书王玄馍出列说道:

号令齐国、代国、赵国、淮北国、济国、长沙国遣世子入京,为先帝守灵。今后每逢国丧,藩王世子都要入京,替父守孝,以全忠义!”

皇室内部出了题目,皇位无人担当,那么遵循祖制,群臣能够迎藩王入京即位为帝。

“启禀丞相,先帝之子代王、赵王、河间王、梁王上表,要求入京奔丧。”

这也是为甚么,之前秦顾安想要嫁祸给冯去病的启事,冯去病是齐王的岳父,他只要稍稍给出一些线索,指导一下,很轻易便能够把周楚暮的目光转移到冯去病身上。。

而如果有逆臣暗害了天子,或者有人谋朝篡位,这些藩王也有起兵勤王的权力。

“冯尚书既然不晓得齐王无诏入京一事,天然不必避讳。何况齐王孤身一人进京,或许只是给先帝探病罢了。”

周楚暮没有对小天子姜居轻举妄动,此中一个启事就是因为太祖的定下的这个藩王轨制。

这也是为了朝廷的稳定,为了包管姜氏的江山能够代代相传。

“丞相命下官结合宗人府、大理寺结合审理齐王,恐怕有些不当,丞相明知下官和齐王的干系,该适时下官躲避才是。”

“那冯尚书可晓得,齐王三日前孤身一人潜入了都城?”周楚暮眯着丹凤眼,凝睇冯去病。

现在大魏尚存的王爷有十位,除了先帝之子齐王、代王、赵王、梁王、河间王外,另有老王爷姜致远,即郡王姜怀民的父亲,老王爷没有封国,是前任大宗正,姜怀民是因为军功被封为郡王,但没有封地。另有三位与先帝平辈的王爷,别离是淮南王、济王、长沙王。

听到周楚暮的话,冯去病心中一跳:别的藩王也就罢了,齐王现在但是被周楚暮抓了。

“不准。国丧期间,为保皇位持续稳定,不准藩王入京。待新帝即位大典完成,可答应藩王入京朝拜新帝。”周楚暮严词回绝了这些王爷的要求。

至于淮南王姜遂、济王姜昭、长沙王姜山,都是先帝的兄弟,年事较长,就比年纪最小的长沙王姜山,也有三十九岁了。

此中齐王姜白、赵王姜华章、小天子姜居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乃是杨皇后嫡子,其他均是庶出。

但是朝廷既然如此防备藩王,为何又要封王呢?

周楚暮心中一动,真是打盹碰到枕头,这可真是神助攻啊。

大魏自从建国以来,太祖就定下了峻厉的祖制,不但限定了藩王的封国大小,不答应世袭,还限定了军队数量,只答应藩王具有不超越1万五千的军队。藩王一向是朝廷谨防死守的工具,怕的就是他们借机反叛,风险江山。

冯去病老眼微垂,面无神采的说:“下官如果晓得,昨夜便该连夜出逃了。”

但只要皇位上的还是姜氏血脉,那么,哪怕是呈现了像周楚暮如许权倾天下的权相,这些藩王也不能转动一步,不然便是谋逆之举。

恰是因为太祖定下的这些端方,根基上历代的大魏的藩王都很循分守己,等闲不会有甚么行动。

是以周楚暮对这个幕后黑手,恨的但是咬牙切齿。

毕竟不是每个天子都能安然且安稳的将皇位传下去,也不是每个天子都贤明神武,不犯蠢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