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待尔等大难临头[第1页/共3页]
宋氏三杰闻言,公然同时看向仰纵。
仰纵无言以对。
传言说他痴迷修行,三十三岁才娶了乐乎书院山长蒯乐山之女蒯凌云――由此也可见仰纵在乐乎书院被看好的程度。
宋尹楷、宋尹廷兄弟,几近同时面色一沉。
“宋公,”岑秉文俄然叹道:“绝壁勒马,为时未晚啊。”
“如果老夫未曾记错,公子仿佛也入阵而去了吧?”宋公一边说着,一边朝仰纵身后的那位中年羽士瞥了一眼,言下之意,再是明白不过。
宋家四人与四位客人,只隔着一张石桌,宋公目光直视仰纵,轻描淡写道:“仰兄此番南下,是为你自家私事,还是替乐乎书院说话?”
“哐当!”
仰纵硬挤出一丝笑容,只是笑得有些凄苦:“宋公谈笑了,我何德何能,那里有资格替乐乎书院说话,天然是为私事而来。”
两人迈步进了院子,那中年羽士则跟在背面。
宋尹楷与宋尹廷几近同时一震,朝宋公看去。
“铮……”又是一声脆响,这回却不是剑气破空,而是挑逗胡琴琴弦收回的声响。
“以大局为重?”宋公俄然大笑道:
“宋公……”仰纵长叹道:“现在邪月临世,燕幽战事垂危,湘蜀民变难平,西凉獠人虎视眈眈,拜月邪教死而不僵,民生社稷再经不起折腾了……还望宋公以大局为重!”
岑秉文脸上微微一红,约莫是被小辈指着鼻子骂,面子有些挂不住,他也晓得事已至此,不是讲理的时候,随即便叹了口气道:“宋公也许不知,仰兄的宗子,月前于燕幽阵亡了。”
仰纵双目直视宋公,口中却淡淡道:“秉文,话已带到,我们走罢。”
“宋公言重了……”岑秉文出言劝道:“张承韬东窗事发,圣上有所顾忌也是应有之意。比拟张承韬运营七闽道,宋家在江南的根底更要深厚很多,瓜田李下,不免为小人攻讦。眼下圣上不过是命宋家迁至汴京罢了,何来的束手待毙呢?”
“宋公,你这又是何必呢?”岑秉文蹙眉道。
不等宋公辩驳,宋世畋便嘲笑道:“逐月之变才畴昔三个月,你们便好了伤疤忘了疼么?”
“岑秉文!你可要想清楚了!”方才俄然祭起灵剑的,竟是向来老成寡言的宋尹楷。
话音未落,便是一声“铮”的一声脆响,院中石台顿时从间断开。
脱手互助的,恰是仰纵。此时他赖以成名的胡琴已经置于身前,一手握着琴头,一手搭在琴弦上,仿佛蓄势待发。
其父宋国公却还是一脸安静,淡淡道:“老夫也在迷惑,为何彻夜如此冷僻。本来功德多磨,高朋姗姗来迟。”
“令师一行,想来凶多吉少了。”宋公却兀自面不改色。
究竟上,即使海军将领换了人,以宋氏三杰的修为,一夜之间,也能将这支海军毁去大半,给朝廷雄师南下制造困难,如此一来,以宋家在江南运营两百余年的根底,今后划江而治,都何尝没有能够。
仰纵面庞微微颤抖,仿佛天人交兵,一边是学儒以来常驻胸中的抱负与道义,另一边倒是舔犊情深――先圣孟子也一样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江宁海军乃是大梁朝范围最大的一支海军,假定宋家能将其紧紧捏在手里,朝廷便有百万雄师,也难渡江征讨……逐月之变后,江宁海军换了将领,世人只当是与新任江淮道布政使有关,却那里想到,这是圣上提早布局。
二十余年前,乐乎仰纵于汴京秀山,以一曲破阵子慑服番僧骷摩罗为首的进贡使团,一夜立名,今后便与余唤忠、若朴子并称汴京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