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天涯何处不相逢[第2页/共2页]
昌泰县城不算太大,周遭六七里地的模样,一起上的街道空空如也,街旁窗门紧闭,想来是俄然产生的夺城之战,把百姓们都吓傻了。
宋世畋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一上来就把本身挡在前头,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法否定,只好冷冷地哼了一声。
要晓得,宋尹廷背后是宋国公与曲阜书院,张承韬是儒媚之间的骑墙派,面前这位老县令既然不体贴这两人的斗争……那就有点意义了。
“说了这么多,还不晓得大人名讳。”他笑着问道。
“天姥屠瑶,那是我屠师妹啊……”陈县令拍案道:“你同门当中,是不是有一名步姓师弟,名唤执道的?”
游平非常机警地告罪,然后才领动部下退出了院子。
他在县衙背面的官舍小院里坐下,未几久,就有一名官员被押送过来。此人五六十岁年纪,长相清癯,神情严峻之极,一见到步安,便低声下气道:“这位大王,我这昌泰县穷得叮当响,实在拿不出多少贡献啊……”
大抵从没想到过,本身有朝一日,会把一县之尊五花大绑,此时的游平,脸庞胀红,眸子子充血,也不晓得是严峻还是镇静。
都批示使宋尹廷这个背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假定张承韬那边一发狠,先把七司打残了再说,可就都雅了。
步安哈哈一笑道:“世子远道而来,你们城中的官兵,却二话不说,就要赶我们走。”
“若不是城中兵痞硬夺了我们的兵符,我们也不至于出此下策,还往大人包涵……”步安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老县令眉头紧皱,半天赋憋出一句:“好端端的,为何要夺你的兵符?”
陈县令笑得更加惨痛了,摇点头道:“三十余载,修身治国,皆无所成,愧对书院。”
“家师天姥屠瑶。”步安起家答道。
眼下遁藏风险的体例,不过乎两个:要么堵住逃兵,不让他们去报信;要么赶在漳州雄师驰援之前就撤走,先避其锋芒,过后再来个死不认账。
至于要不要避风头,还不是眼下急需考虑的事情。
而这位县令神情窜改之间,被步安捕获到了一些细节:他仿佛除了莫名其妙以外,并没有多少肝火,应当说,是感觉烦,而不是恨。
七司初来乍到,天时天时人和一样不占,想凭着两百多号人,守住一座县城,的确痴心妄图。
但是本地守军熟谙地形,想要堵住大股官兵,尚且能够一试,假定对方化整为零,就底子无从动手了。是以,在步安看来,与其把七司有限的人力分出去做这无勤奋,还不如让他们干点闲事。
“鄙人姓陈。”老县令口气有些冷。活到他这个年纪,估计没有进阶的能够,也就没多少恭维阿谀的心机了。即使当着宋国公的长孙,也没甚么好神采。
七司扩建以来,这是打的头一仗。初度退场,便痛快利索地拿下一座县城,旗开得胜,是个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