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页/共3页]
岳府外院书房,岳斐书桌上放着一根粗毛竹筒,他不解的看着本身的三子岳凌,问道:“此为何物?”
李妃淡淡道:“这深宫孤单,等洛儿大婚后,你还是走吧……不该该陪我守在这宫里,宫里始终是冷的。出了宫,你能看看乡间的春花秋月,那边和宫中是不一样的,就当是替我看看吧。”
“蕴郎,别难堪于嫲嫲。”一个轻柔的女声从旁传来,只见绿萼扶着姚萱娘徐行走来。
岳凌看着非常欣喜的父亲,沉吟道:“您感觉皇上真的要北上吗?”
“流水,你本年也过二十了。我放你出宫吧。”她怠倦的说道。
于嫲嫲也是难堪,摸了摸姚蕴的脸说道:“夫人是要三蜜斯静思己过,谁都不能出来打搅。您还是别来了,如果被夫人晓得,谨慎您和三蜜斯还要被加罚。”接着她瞪了一眼一旁傻愣愣的书墨。书墨心领神会,谨慎翼翼拉过姚蕴,表示他别再说了。
赵括抚着茶盖的手一顿,淡淡道:“以嫔位安设了吧。”
“娘娘,于美人去了。”门外出去另一个身着秋香色褙子的年纪更长些的丫头,快步走到那美妇身边,小声说道。
姚蕴看了眼萱娘,又看了眼于嫲嫲,眼神不幸的像一只被人丢弃的宠物,无法被书墨拉走。
姚芸娘的汗水早已浸湿她的里衣,双膝以下先是疼,垂垂的没有了知觉,最后竟又是如针扎的疼。昔日同蕴郎打闹总觉的时候缓慢,就是习武练字也不如现下这般古板。
“儿子也正有此意,只是如若换做铁管,那用度……”岳凌欲言又止。
岳斐大手一挥,豪气道:“凌儿,莫要担忧,如若此物御敌确有奇效,为父天然上报朝廷。北上有望,皇上必然有所安排。”
岳凌笑道:“天然。”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解释道:“我们岳家马军也只踏白、游奕、背嵬全军,所占人数十不居三人。金人却善于马军,朝廷几番以步制骑,倒是难有效果。如若我们以此物建阵却有奇效。”
一个小内监仓促走了出去,远远的站着存候。徐又明见天子正用心看着奏章,就渐渐退了下去。
喜安殿内,空中飘散着淡淡的百合香。一名看似不过双十出头的美妇,穿戴绣有百蝶穿花缭绫褙子,文雅的靠坐在美人榻上。一旁两个身穿水青色褙子的丫头,一个拿着美人锤小扣着她的双腿,一个拿着药碗正奉侍着她喝甘草桂枝汤。此人恰是李妃,她向来不是宫中最得宠的,凭着独一的公主现在倒是最有权势的。她也是聪明的很,从不以势压人,也不邀宠献媚。是以,她在宫中人脉甚好,根底又深。
世人施礼后,姚蕴跑到萱娘身边,低低的喊了声:“大姐姐。”姚萱娘笑了笑,理了理他的衣衿,暖和的说道:“蕴郎,不要混闹。于嫲嫲得了母亲的令,那就是要秉公职守的。你如许混闹,会让于嫲嫲很难堪。”
“你也下去吧。”李妃摆了摆手。
“娘娘……”
李妃闭了闭眼,挥手让那两个丫头收起美人锤和药碗下去。
“你们都退下。”赵括指着四周其他内监冷冷说道。
“凌儿,你可还记得金人当年是如何屠城三日的?我大宋多少百姓流浪失所!北上不但是为了皇上,更是为了天下百姓。”岳斐抬头叹道,“我不但愿再有如许的话从我岳家后辈口中说出。”
岳凌说的有些渴,端起一旁的熟水大口喝下后道:“其声响如雷可惊骇金人马匹,子窠射程亦远过弓弩近三十步,只是起装填速率要逊于弩箭。如若两队人马前后差异一步,甲攻则乙备,轮番上前,倒也是不慢的。只是两队人马需共同默契,手眼纯熟。不过,此物亦有分歧命伤,就是这节出火段,用不过五次。”岳凌指着筒管末端对父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