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局势[第2页/共3页]
有子如此,的确是天在助他权登大宝。这几个月以来,他几近是走路都带着风的。
不管是作为司马昱的女儿还是桓济的老婆,她和桓歆,都是敌对的。桓歆不爱她,那么一旦等他成了楚太祖,她也会和司马昱桓济等人一样没有好了局。如此,便只能让他成不了楚太祖。
明知司马道福是故意教唆,习氏还是忍不住心中打翻了油锅。前年,桓歆在南边收买了一块庞大的极品白玉原石,厥后也叫人给她送来了一尊小摆件和两套白玉金饰,那玉质,细白通透,一整套戴出去,高雅又崇高,在贵妇们之间大受好评,她也一向非常爱好,常常是珍而重之地摆放在打扮台上的。
江南士族大为震惊,终究认识到,年青的江州刺史桓歆,并非只是得蒙父荫的傲慢青年,而是桓氏的又一头猛虎。
习氏拿着宫纱团扇的手一紧,不觉得然隧道:“荆州府多得是有秘闻的世家,也不是谁,都金的银的都往屋里摆的。”只说桓姚没见过世面,有点好东西就全都摆出来罢了。桓姚住在主院这事,倒是客岁那些给桓歆筹划寿宴的嬷嬷们一返来,她便晓得了,现在已经掀不起太大波澜。
桓歆光复洛阳后不久,桓温便上表要求迁都洛阳。
捷报频传,十一月,桓歆疾风迅扫之势光复东豫州,获得晋朝遗民夹道欢迎,并收编精干丁员两万余人。
那是她养的儿子,凭甚么把好东西都拿去给别人,连她这个亲生母亲都比下去了?
她原觉得桓歆是把其他绝大部分拿去拆卖了,却未推测,竟是做成了屏风送给桓姚那样一个小小庶女。听司马道福的意义,桓姚那边的珍奇特宝还不止这么一件。
如此情势之下,对于桓姚这个已经有倾国倾城之姿的女儿,他便不想华侈在戋戋荆州或者江州这类已经完整归属于桓氏的处所了。
“二姨娘说得是,也只要那些陋劣的豪门发作户,才用那粗鄙的金银来装潢屋子。”司马道福笑盈盈隧道,“七mm也是个情味人儿,那书房里头的极品白玉屏风,实在是风雅之极呢!”
习氏向来是以桓歆为傲的,集会时也常在各世家贵妇们面前揭示桓歆对她的尊敬孝敬,引得一干贵妇们羡慕不已。这从古至今,也没谁家的儿子年纪悄悄就如桓三郎君如许建立了丰功伟业啊,习夫人真是好福分!
荆州桓府由习氏掌家,在一府当中,与正房夫人的职位几近毫无二致。她虽是侧室,桓熙桓济这一辈的郎君们不必隔三岔五去存候,却都是要对她恭还谦逊,行长辈礼的。是以,司马道福作为二郎君夫人,去看习氏,也是带着礼品的。
从政治军事角度考虑,这美满是个上上之选。但风俗了歌舞升平的江南士族们却大为惶恐。是以,等了三四个月,从金秋一向比及年底,桓温并未等来迁都奏请的批复,却获得了一道对他局势加封的圣旨:加授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并得赐羽葆鼓吹一部。
两人席地而坐,客气酬酢了一番,司马道福提及桓歆比来的战绩,大加赞美,习氏脸上有光,也是笑容相迎。
开春之时,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翻开部分从燕队手中掠取而来的粮仓,向布衣发放耕作和布施粮食,并采纳了一系列安宁民生的其他办法。
“何故见得是极品白玉?”桓姚不过是一介庶女,借居在她儿子篱下,书房里如何能配得上摆放极品白玉的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