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入长安[第1页/共2页]
“荆词见太长姐。”荆词福身施礼。
来不及细细打量,门外便传来一声。
荆词分开长安整整十年,这里有她毫无印象的生父生母,以及她繁耀的家属。
“我都传闻了,”杨寿雁密切地握着她,剪水凤目凝睇着尚未长开的小脸,“王表舅被害真是莫大的哀思,杨家定不会放过那凶手,王杨两家,唇亡齿寒。”
筎院也不例外,此沐浴室入门是一张几案,上头摆着两个秘色瓷瓶,光彩如冰,一看便知是上品。此几案紧挨一扇墙,不细看还觉得这是一间斗室子,实则入内,右转,便能看到一扇榴花图案的长屏风,屏风后又是一屏风,再入内所见的是丰富的古木衣架,浴桶、浴床、烛台一应俱全,无不精美。
这个名字好,筎即竹,乃四君子之一。筎院,音又“如愿”,但愿统统如她所愿。
“你们便在筎院好生顾问四娘子,切不成偷懒费事。”杨寿雁地对自侧门跟从荆词一道出去的丫环们道。
荆词抬头看着上方两个端方的大字。
筎院。
荆词内心不由嘀咕,够气度啊。
为首的丫环不知何时已上前,作出搀扶势样。
“荆词晓得了。”
马车停稳。
马车又行了半晌,缓缓靠近杨府。
这就是杨府的嫡长女杨寿雁。
杨寿雁一双凤眸盯着荆词细细打量了一番,才含笑上前搀扶,“一转眼四娘都那么大了,当初离家时不过是五岁的小娃娃。”
都说长姐如母,当慈严并进,这长姐谈笑晏晏起来甚是密切,可端倪间却不乏严厉与疏离,叫人难以靠近。
荆词回过神,粲然一笑,“薛二郎,来日再见。”一起下来,她与薛崇简已结下友情。
杨寿雁对劲地点头,放开手,神情严厉了几分,“王家比不得杨家,杨家端方甚多,在杨家天然不能像王家那般自在,杨家长幼有序、奖惩清楚,你此后做事要三思而行。”
此院的名字叫“筎院”。
“王表舅归天之时你尚未行笄礼,返来杨家也理所该当。本日起,你便回到杨家了,姓杨,晓得吗?是杨氏名正言顺的人。”杨寿雁握着她的手未松开,“杨家没儿子,家属重担便落在我们几姐妹肩上,我们与杨家亦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放眼面前的长安城,宏巨大气,昌隆光荣。天子脚下,堆积各方俊才,各大朱门世族立于此。
水汽氤氲,花香四溢。手腕有伤不能浸水,荆词却死活不让芳年服侍她沐浴,沐浴于她而言是何其私家的事,怎能随便让人参与。
方才搀扶荆词的丫环垂首道,“四娘子,奴婢叫青女,是大娘子的丫环。您舟车劳累,奴婢带您到您的院子安息。”
“好,我记下了。”
“奴婢服从。”
“大抵是同一伙人,欲斩草除根。”
荆词推开了些芳年刚关上不久的窗,从裂缝里打量,宏伟的大宅上挂着一块“杨府”字样的牌匾,杨府的正门直接开在坊墙上,门前线着两排戟架,看管的皆是甲士壮奴,模糊透着一股子深严感。荆词暗想不愧是将军的府邸。
“多谢长姐。”
“大娘子统统尚好,”青女顿了顿,又道:“四娘子,恕奴婢多嘴,大娘子乃您的长姐,今后称呼上还得重视些,免得其他娘子们不乐意。”青女年纪亦同荆词不差高低,做事却极其稳妥。
“那会是谁呢?”
荆词沉默。
几个展转,终究达到她要去的处所……
马车内的荆词推开窗,摆布张望。映入视线的是广漠笔挺的大道,火线茫茫,一条大道不知通向何方。大道侧边是鳞次栉比的低矮房屋,顺着大道望向远处,火线越来越多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坊内模糊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