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一回 小圣感梦取太原 太宗下议征大辽[第1页/共3页]

山桃拥锦,岸柳拖金。时闻村酒出篱香,每见墙花沿路吐。丝鞭袅袅,穿红杏之芳林;骢马驰驰,嘶野桥之绿草。随驾心忙嫌路远,从征意急恨行迟。

是时,众论纷繁,太宗未决,起入行宫,召八王、郭进、高怀德一班战将入议其事。先是围太原时,参军或不知太宗地点,军中或欲议立八王,八王不肯。及太原既定后,太宗闻之,用心久不可赏。八王曰:“太原之赏,不及将帅;今又将有大辽之行,军士不堪。莫若依光美之议,班师回京,诚为上计也。”太宗怒曰:“待汝有天下,当自为之。”高怀德曰:“潘招讨所论,欲建边防之大计。此去优州,天涯程也,若使功成,承平指日而见矣。望陛下从其议。”太宗意乃决。

第十一回 小圣感梦取太原 太宗下议征大辽

承平兴国四年,太宗下议班师。潘仁美进曰:“河东地控优州,契丹屡为边患。今陛下车驾在此,军士效命。可乘破竹之势,安定辽东,诚千载一时之功也。”道未罢,杨光美进曰:“河东初定,军士披坚执锐者日久,且粮饷不继。陛下宜回车驾,徐定进取。”

“壬癸属北方,莫非教陛下从北门攻打,可破太原?”太宗然其言。次日,命令诸将,急攻北门。

总为吊民非好战,马前不信是张堪。

宿了一宵,次日,八王与令公并辔而行,前到宋营。近臣奏知大宗。太宗下命宣入。八王引令公朝见,拜伏帐外,顿首请罪。大宗深加慰劳,授杨业边镇团练使之职,率领所部,候班师回京,再议升擢。业受命而退,以带来军马,驻于城南,按甲不出。太宗命令,诸将仍前急攻河东。

却说牛思进与呼延赞回奏太宗:“杨家父子,随即率众来降。”太宗谓八王曰:“既杨业将来,卿率群臣于中路迎之。”八王领旨,本日率众臣于白马驿中等待。忽报北地旗号蔽日,灰尘遮天,想必杨家军马来到。八王听得,引世人出驿张望。不移时,前哨报入杨令公军中,道知大朝官员驿前迎候。令公即上马进步,见两边百官,衣冠侍立门上,伐鼓相迎。八王抢先见礼曰:“奉主公宋君之命,为令公远涉风尘,特遣众臣于半途迎候。”令公初到,未知是谁,似有倨色。呼延赞恐其失礼,乃近前谓令公曰:“此是宋君嫡侄金简八王也。”令公大惊,便拜伏于路旁。八王赶紧扶起,与令公同入驿舍。早已安排酒醴,众臣济济,殷勤相劝喝酒。杨家军马驻扎于驿营。

是夜,太宗宿于中营,隐几而卧。忽闻报云:“夫人至矣。”太宗开眼视之,见三四十黄中力士,迎着一乘轿来。斯须有妇女从轿中出,取过白帖一张,付与太宗。太宗问曰:“卿是何人?”妇人答曰:“妾乃河东小圣,今献小计,来见我主。”太宗看纸上写着八个字云:“壬癸之兵,可破太原。”太宗看罢,觑那妇人,俄然不见。觉来倒是一梦,将近五更。太宗亟召八王、杨光美入营中详梦。光美曰:

守涿州者,辽判官刘厚德,已知宋兵下了易州,召部下商讨。摆设廷珪进曰:“宋君仁明威武,同一有机。不如开城迎降,以图繁华。”厚德闻言,即遣人于宋营中乞降。潘仁美得报,次日,护车驾进啄州。厚德拜于堂下请罪,太宗抚而纳之。是时太宗军马出师二十余日,安定二州。先人有诗赞曰:

投降敌国胆生寒,圣主驱随驾两骖。

分遣已定。次日,鼓罢三通,布阵于优州城下,宋军北向,辽军南迎。辽将耶律奚底满身披挂,跃马抢先。宋将呼延赞横枪勒马,立于门旗之下,问曰:“来者何人?”耶律奚底怒曰:“萧太后驾下大将耶律奚底是也。”赞骂曰:“辽蛮匹夫!敢来争锋邪?”即跃马举枪,直取奚底。奚底绰斧迎战。两下号令。二将战上数合,不分胜负。番将耶律沙一骑飞出,双战呼延赞。呼延赞力敌二将不退。忽宋军中銮铃响处,高怀德纵骑抢先,舞枪抵住耶律沙比武。四匹马踏动征尘,南北军箭矢交射。从凌晨战至日午,胜负未决,而下互有相伤。呼延赞美声曰:“马力已乏,明日再战。”乃各收军还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