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回 建忠议取接天关 大辽出兵救晋阳[第1页/共3页]

动静传入河东,刘钧闻之,亟集文武商讨。丁贵进曰:“宋师远来,粮草费竭,宁能久驻乎?陛下一面遣人于大辽萧太后处,乞出兵以厄宋之粮道;一面集结军马,为战守之计。”刘钧从其议,遣人赍书前去大辽求救;一边分遣诸军,严设战具以待。

王文被赞说了一遍,沉吟半晌乃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文也,愧非贤臣,愿从将军帐下,迟早服从。”赞大喜,因问攻取之计。文曰:“事当随机应变,今李信以吾被擒,必死守不出,将军其奈之何?不如先取接天关,然厥后攻此处,有何难哉?可令李将军率壮兵埋伏前关下,小可乘彻夜,冲将军之阵,亮方必出兵来应,将军部兵继我而进,其关立破矣。”赞曰:“此计极妙,只不成泄漏动静。”即分遣安插已定。

第八回 建忠议取接天关 大辽出兵救晋阳

却说来兵攻陷泽州以后,于翌日进抵接天关。守将陆亮方乃与王文商讨曰:“宋师长驱而来,当何计以退之?”文曰:“关隘险固,只可死守,待宋师粮尽,一鼓可破矣。”亮方然其言,遂按兵不出。宋前锋呼延赞屯扎关下,令部下急攻。关上乱放弓矢木石之类,军士不能近前。赞无计可施,与李建忠议曰:“陆亮方死守此关,将以何计取之?”建忠曰:“关势伤害,难以卒下,若急攻之,徒伤军士无益。为今之计,莫若撤围而待,乘有可取之机,然掉队兵,庶不徒费军功也。”赞沉吟半晌,退入军中。

黎明,众将都集,赞不堪之喜,乃谓王文曰:“此一座雄关,非足下奇谋,即守一年,亦不能过也。”王文曰:“幸运胜利,何足挂齿?”赞遣人报捷于太宗,太宗车驾径进接天关,望河东一带之地矣。哨军报入三镇关,李太公大惊曰:“宋师真乃神兵也。”即引二子弃关逃入河东去了。

太公听罢,笑曰:“此处乃是河东咽喉之地,今前关与我相为阵容,以拒宋师。若许汝进兵,则是割肉喂人,自取其败也。吾不杀汝,急回报知主将,有勇者早来比武。”差人怕惧,走回报与柳雄玉,道知不准停止之由。雄玉大怒,部兵关下搦战。忽听关上一声鼓响,倒是李信部五百健卒,斩关而下。雄玉退步不迭,被信刺死关前。李信大杀宋兵一阵而回。雄玉部下走归报知呼延赞,赞大惊曰:“事图不成,而损大将。若使仇敌两下合兵来战,何故御之?”即与建忠商讨别计,建忠曰:“事可谋其先,乘前关不敢出兵,可令高将军攻之;吾等率兵先取此关,若得是处,则此关可下矣。”赞然其计,即便遣人报知高怀德出兵,自与建忠率所部来关下搦战。

却说使臣赍文书,径诣大辽见萧太后,奏知求救之事。太后与文武商讨,左相萧天佑奏曰:“河东地控辽界,实唇齿之邦,愿陛下出兵救之。”太后允奏,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二万以救之。

耶律沙得旨,即部兵与使臣出离辽地,到白马岭下寨。哨马报入绛州,太宗闻辽主出兵以援晋阳,怒曰:“河东抗命,所当问罪,北番焉敢助逆?”督令诸将,先战北兵,后攻晋阳。诸将得令,呼延赞与高怀德、郭进仪曰:“辽兵乌合而至,公等何计破之?”郭进曰:“兵贵先声,使仇敌不暇为谋,此取胜之道也。今闻辽众屯白马岭,离此处四十里程,有横山涧正厄辽兵来路。小将率所部渡水攻之,公等继兵来助,破之必矣。”赞曰:“君之所论极是。”即分遣伏贴,郭进引兵先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