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顾此失彼[第1页/共3页]
杨安玄让杨锐不必专注于经学,让他对经济、政治、历法、数学、律法、史学以及工程都要浏览,并准予他一月出游一次,以广见地。
阴敦想了想,道:「大人既有定夺,孩儿觉得好早不宜晚,最好趁主公尚未出巡前提出。」
司马德文重新即位,司马茂英重新成为公主,杨愔的身份便多了几个:驸马都尉、散骑常侍、虎贲中郎将。
多数人都以为是杨愔继位,嫡宗子,又是世子,上风较着,以是杨愔身边簇拥着大量但愿获得赏识的臣子。
阴惔讷讷隧道:「大人,主公对你甚为倚重,主公顿时就要东巡,朝堂还需大人主持。」
司马德文天然欣然同意,不过遭到雍公杨安玄的反对,最后以礼部侍郎淳于综为主考官,杨愔成为十名同考官之一。
正月二十三日,司空、尚书左仆射阴友齐奏本,称老父年老多病,要哀告老回籍侍亲。
阴友齐点头道:「为父亦以为锐儿承嗣的能够性要大于翼儿,不过可否赛过杨愔还在两说。」
雍军在各个疆场上接连取胜,篡夺天下几成定势,谁会成为后继者天然备受存眷,杨安玄共有三子,嫡宗子杨愔被封为世子,普通环境将秉承家业。
比拟之下,杨翼在西北阔别都城,遍及以为其建功再上将来也不过是坐镇一方的藩王;至于三子杨锐来到洛阳后,杨安玄为其选用良师,体系地学文习武。
见阴惔仍不解其意,阴敦看了一眼父亲,阴友齐微微点头,阴敦笑着讲解道:「主公贤明神武,安宁天下已成定局,立谁为嗣,恐怕不容别人置喙。」
盛极而衰的事理他不是不懂,眼下父亲是尚书左仆射兼司空,文臣中位列第一;大哥阴敦是刑部尚书,位高权重;二哥阴绩是宁益刺史,手握雄兵数万坐镇一方,阴家的权势除了杨家再无人能及。
一盏饮罢,阴友齐指着杯中茶叶道:「这碧春茶还是主公教会阴家,现在集市之上遍是散茶,一晃近三十年畴昔,真是天翻地覆地窜改。」..
阴友齐没有理他,问阴敦道:「敦儿以为为父该何时请辞为好?」
请大哥见教。」
吴郡太守徐珮之是徐羡之之侄,与侍中、军情司使王韶之,侍中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乐、潘盛等人交好,经常呆在京中,与朋党在一起议论国事,规戒时
傅亮长叹一声,道:「两强相争,必有一伤。宣明出身崇高,心高气傲,唯有委曲宗文兄稍做让步,不与其相争,维系朝堂安稳,方能不负先帝顾命所托。」
朝堂哗然,天子司马德文下旨挽留,雍公过府相劝,但阴友齐去意已决,再次上疏。天子无法,只得赠左光禄大夫,爵新野伯,赐金银各百两、棉布百匹等,司马德文亲身设席饯行,百官赋诗相赠等等。
扫看了一眼儿子,阴友齐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沉声道:「不管成果如何,阴家都只能坐看,毫不成插手此中,不然灭门之祸立至。」
阴友齐瞪了阴惔一眼,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盛极必衰的事理你莫非不知?」
「注(1):资治通鉴中写慧琳道人,估计是指得道之人。慧琳实在是和尚,后被刘义隆看重,有黑衣(指和尚身着的衣服)宰相之称。」
徐羡之点头应允,傅亮趁热打铁,约徐羡之一同前去谢府探视谢晦病情。
傅亮勃然大怒,道:「我等四人同受顾命,岂能自相诛戮!诸君若定行此事,愚当角巾(布衣衣服)步出掖门,不再过问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