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期待聊斋**[第1页/共3页]
张原笑道:“你耳朵倒是尖…
穆真真内疚道:“为甚么要我问,伊亭姐你不就是问了吗!”伊亭道:“真真你问,少爷就会答复得更细心。”阜亭常常看到少爷在书房里教穆真真识字、写字不免有点小妒忌,这也是人之常情一穆真真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敢看人了。
张原便让这仆人带他去找那坐隐泉,穿过菊园,沿山径下行百余步,就见一泉泠泠自山隙涌出,在此泉上面一丈处,泉水会聚成一个周遭数丈的小池,池水清浅,池边绿树环合,可喜的是半年不雨这泉水竟然不干枯。
明天有事担搁了,未能二更,抱愧抱愧,明天再尽力吧。
武陵畏莫非:“少爷,我好久未读书了,有些字都忘了。”自西张的清客来给张原读书后,武陵就很少打仗书籍了,他不爱读书,能识得这么多字也是因为之前张若曦在家教张原识字时要他陪读张原点头道:“小武你真是不长进啊,你看穆真真那么好学。”
草屋三间,左边那间是书室,武陵将书箧里的册本搬到书架上,忽道:“少爷你来看,这有一幅画,好象尚未画完。”
翠姑道:“如果连井水都干了,那人就没活路了。”
用罢晚餐,张原问那仆人山下东大池那里比较合适沐浴?
张原此次带来了《春秋解》四卷、吕祖谦的《左氏博议》二卷、
仆人道:“张公子切莫下东大池游水,迩来固然干旱,水清浅了很多,但这东大池有些处所深达数丈,少爷要沐浴可去菊园下边的坐隐泉,那边的泉水极是干净,我家二老爷烹茶都是从那边取水。”
张原便问景兰、景徽姐妹在京中可好?商周德笑道:“都好,两姐妹都写了信来,在淡然那边,等下让她给你看很风趣。”在商府用过午餐,张原便让石双归去,武陵留下服侍,商周德陪着张原主仆二人乘船到白马山下茶园船埠这东大池尚能行船,只是水面较着低了一大截河岸高大了很多,新露的河岸还是潮湿的,界痕宛然一在茶园船埠登陆,武陵背着书箧,商氏仆人将张原主仆二人的日用器物搬上半山那三间草屋,张原见这草屋甚是雅洁,里里外外清算得干清干净,不象是久不住人的模样,商周德笑道:“1小妹早几日便让人将这竹亭草屋洁净清算好了,你客岁说的要来这里读书消夏她可一向放在内心哪。”
张原、武陵主仆二人在坐隐泉下的小池里沐浴毕,武陵回草屋取了一个瓦罐来,装上泉水归去烹茶,茶叶都是商周德命人备好的,是上好的天池茶,坐隐泉烹天池茶,茶香隽永。
张原浅笑着在一张竹椅坐下,折扇轻摇,说道:“小武,把《春秋解》卷一取出,读几页给我听。”
张原到竹亭上坐着,轻风徐来,白天的暑气全消,远看山下商氏大宅的灯火,真感觉本身遗世而独立了,心想:“从那大宅往这山上看,三间草屋,一盏孤灯,也很有幽趣吧,不知淡然此时可曾往山上看,明日她会上山来伴我读书吗,嗯,必然会的。”
夜里,张原在灯下读了十几页书,自拟了一个春秋题作了一篇四百字的八股文,听得草屋外风声飒然,极远处有犬吠声模糊,很有聊斋里荒村古寺墨客夜读的况味,那种情境下的墨客总在等候着一场艳遇一张原搁下笔,在草屋外踱了一会,运草屋看似繁复,实在很有讲究,板壁门窗都是樟木,草屋四周种有薄荷、菖蒲、都是能驱蚊虫的,难怪方才武陵说:“怪哉,这里蚊子都没有一个。
张原笑道:“伊亭姐问我我就细心答复,别人问我一概不答,这叫天机不成泄漏。”伊亭却不害臊“格格”的笑,说道:“那少爷说说这老天要旱到几时?”张原道:“也不会一向旱下去,但还要干旱一阵子,不消担忧,日子还是过。”伊亭笑道:“少爷这话就象十字街那些算命先生说的骑两端马说话。”武陵跑过来道:“少爷,册本、衣物都清算好了,叫上石大叔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