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雅骚》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莫笑农家腊酒浑[第3页/共4页]

张原一时没明白是谁,随即觉悟是秦民屏心想:“秦民屏如何来了?”从速放下书卷,前去相迎。

红日西斜,乌篷船横渡鉴湖向山阴县城划去,双桨击水很有节拍,张原闭目听船底的水声,内心想着这小冰河期的天然灾害,对此他也无能为力他又不是处所官,就是处所官也感化有限,连绍兴这类水乡都要遭旱,大明朝的国运也真是式微,张原现在能做的就是照看好自家的几户佃农,帮忙他们度过荒年,估计这鉴湖边的地步即便受灾也不至于绝收另有就是设立义仓,这事得向族叔祖张汝霜禀了然,设立义仓屯积救灾粮也要尽快实施――

张原心道:“目下米价约为一两银子二石,五百石米就是二百五十两银子,二百五不大好听,不过米价很快就会涨的,再过几个月米价翻倍也不希奇。”

万历四十一年开春以来,绍兴府大部分处所固然一向无雨,但小麦仍然歉收,客岁夏季的大雪滋养了麦田,并且小麦也耐旱,小麦收上来后,就要抢种早稻,受干旱的影响的就是这水稻――

张原、石双等人跟着佃农谢奇付在这百多亩地步上转了一圈,张原见那接引鉴湖水的沟渠淤塞,鉴湖水位如果再降一尺这湖水就引不过来了,秧苗无水很快就会枯死,便对谢奇付四个佃农说道:“你们的水车得筹办好,不引水灌田可不可,另有,这水沟得着力疏浚。”

……”

张汝霜略一思付,说道:“就叫阳和义仓如何?”阳和是张汝霜之父状元张元汴的号。

张原点头道:“是,真是可贵。”

张汝霜道:“筹建义仓之事还得禀明侯县令才行,侯县令是你教员,你自与他说,你要借我的名义行事我也依你,不过这些事都要等府试放榜后再说,你若府试通过,是童生了,我捐助米三百石给义仓,若府试都通不过,那甚么事都休提。”

张原忙道:“我本日只是来看看,麦租还是到六月初交,不急,不急。”谢奇付觉得张原见本年麦子收成不错,想要进步轰租,便抱怨道:“张少爷,本年目睹得是大旱哪,这早秧插是插下去了,可谁晓得有没有收成啊。”张原笑道:“老谢,先别抱怨,我不是来收租也不是来加租的,我来看看本年旱情对我们这片田有多大影响,我会酌情给你们减除一些粮租。”谢奇付等四个佃农大喜,连道:“少爷心肠好,少爷心肠好。”至心感激。

张原便将“赵孟之所”和“君子喻于义”这两篇制艺的破题和承题背诵给侯县令听侯之翰皱眉道:“我初选的三百人当中好象没有这两篇制艺,这如何回事,莫非遗漏了”…

当日傍晚,张原用过晚餐后去西张北院拜见族叔祖张汝霜,说了本日出城所见和当日鲁云鹏等人以田单银钱相谢而他想借此建立义仓之事张汝霜皱眉道:“你才十六岁,读书方是闲事,如许是不是有些用心过分?”

秦民屏也是满面笑容,点头道:“恰是,以是愚兄赶来奉告贤弟一声,我来此还要向令尊、令堂叩首。”土民重义,既与张原兄弟相称,那张原的父母也是他秦民屏的长辈了,以是必然要劈面叩首。

张原家在鉴湖东岸有一百二十亩良田,自客岁惩办了家奴张大春,秋粮田租支出增加了一倍,那鉴湖两岸的地步都是敷裕膏壤,一个年度可种一季小麦和两季水稻,秋末晚稻收割上来后,当即播种小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