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第3章:刘璋的谢礼(2)[第2页/共2页]
“肄业之道,不过乎文武二途。这文道嘛,不知使君可知郑玄其人否?”孔融目光扫了眼刘璋,随即向刘焉问道。[
刘焉一惊,微微蹙眉。
目光在孔融面上一转,刘璋已是立即发觉出来孔融的防备之意。眸子转转,做出一副羞怯的模样,却还是以孩童心机对答道。
说到这儿,微微一顿,抱拳笑道:“本日得见公子高才,感念其一番苦心,这文武二道,如何选定,便有使君自定。”
大弟子便是后代西川大将张任,二弟子乃是董卓麾下大将张济之侄张绣,向有北地枪王之称。三弟子却最是驰名,不是别个,恰是那位白马银枪,被后代众所称道的,号称“一身都是胆”的常山赵云赵子龙!
“然!”孔融微微点头,不待刘焉相问,接着道:“此公现在便居于北海高密,赖先祖之名,融与之尚算交厚。若公成心,融可作书一封,为公子荐之。”
刘焉听他说的苦涩,心中难堪至极。好好一桩事儿,生生的全被自家小子给弄黄了。恰好人家最后还给了这边偌大的情面,这却不知该说甚么好了。
他此言一出,刘焉与孔融俱皆一愣。刘焉只道自家这死孩子又来拆台,不由的瞋目瞪了他一眼。孔融倒是深深看了一眼刘璋,低头如有所思。
刘璋在旁看得清楚,心中感念孔融先容童渊,也不再拆台,想想前面洛阳的各种混乱,当下可贵的正色道:“先生不去洛阳也好。以小子所料,洛阳之地,他日必生大乱。先生此时若去,没的只是赶浑水罢了。一个不好,怕是还要有性命之忧。”
刘焉一怔,低头想想,倒也有理。当下便定下,请孔融修书一封,又将童渊隐居之所细细画了图。同时,也将给郑玄那边的荐书一并写了,交与刘焉收着,以备后用。
“啊!”刘焉轻啊出声,吃紧问道:“文举但是说的那位经学大师,被陛下禁足的那位郑玄郑康成吗?”
刘焉大喜,连连点头称谢。一边呵叱中间刘璋上前伸谢。刘璋听到郑玄之名,心中也是一动。此人在东汉末年,实在是个绝顶牛叉的存在。
这番话喊出,一脚方才踏上车子的孔融身子一震,险险没又一头栽了下去。转头哭笑不得的瞄了他一眼,这才再次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