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膏液》译文[第3页/共5页]
②以红火矢围壅煅热:用烧红的柴炭围满石磨使其变热。
【原文】
当代人照明用电,不像古时候照明只要点油灯,除了烧菜以外,其他用处所用的油,比如机油,大部分都是颠末化学产业提炼的。但是当代没有电也没有化工厂,点灯要用油,烧菜也要用油,另有效在交通东西上的油,这些油从那里来?又如何获得这些油?《天工开物》中有详确的讲解。(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凡取油,榨法而外,有两镬煮取法,以治蓖麻与苏麻。北京有磨法,朝鲜有舂法,以治胡麻。其他则皆从榨出也。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杞次之(杞木为者,防地湿,则速朽)。此三木者脉理循环结长,非有纵直纹。故极力挥椎,实尖此中,而两端无璺拆①之患,他木有纵纹者不成为也。中土②江北少合抱木者,则取四根归并为之。铁箍裹定,横栓串合而空此中,以受诸质,则散木有完木之用也。
燃灯则桕仁③内水油为上,芸苔次之,亚麻子(陕西所种,俗名壁虱脂麻,气恶不堪食)次之,棉花子次之,胡麻次之(燃灯最易竭),桐油与桕混油为下(桐油毒气熏人,桕油连皮膜则解冻不清)。造烛则桕皮油为上,蓖麻子次之,桕混油每斤入白蜡结冻次之,白蜡结冻诸清油又次之,樟树子油又次之(其光不减,但有避香气者),冬青子油又次之(韶郡④公用,嫌其油少,故列次),北土广用牛油,则为下矣。
②织女燃薪、墨客映雪,所济成何事也:燃薪以织,映雪以读,实际上是无济于事的。意义是夜织夜读,是不能没有油灯的。
【原文】
⑤舟得一石而罅完:舟船只需用上百斤油便能够把全数裂补缀好。
凡开榨③,空中其量随木大小。大者受一石不足,小者受五斗不敷。凡开榨,辟中凿划平槽一条,以宛凿④入中,削圆高低,下沿凿一小孔,削一小槽,使油出之时流入承藉器中。其平槽约长三四尺,阔三四寸,视其身而为之,无定式也。实槽尖与枋惟檀木、柞子木二者宜为之,他木有望焉。其尖过斤斧而不过刨,盖欲其涩,不欲其滑,惧报转也。撞木与受撞之尖,皆以铁圈裹首,惧披垂也。
木的中间挖空多少要以木料的大小为准,大的能够装下一石多油料,小的还装不了五斗。做油榨时,要在中空部分凿开一条平槽,用弯凿削圆高低,再鄙人沿凿一个小孔。再削一条小槽,使榨出的油能流入接管器中。平槽长约三四尺,宽约三四寸,大小按照榨身而定,没有必然的格局。插入槽里的尖楔和枋木都要用檀木或者柞木来做,其他木料分歧用。尖楔用刀斧砍成而不需求刨,因为要它粗糙而不要它光滑,以免它滑出。撞木和尖楔都要用铁圈箍住头部以防披垂。
榨具筹办好了,便能够将蓖麻子或油菜籽之类的油料放进锅里,用文火慢炒(凡属草本的桕子、桐子这类的籽实,都要碾碎后蒸熟而不必颠末炒制)到透出香气时就取出来,碾碎、入蒸。炒蓖麻子、菜籽要用六寸深的平底锅比较合适,将子仁放进锅后不竭翻拌。如果锅太深,翻拌又少,就会因子仁受热不均匀而降落油的产量和质量。炒锅斜放在灶上,跟蒸锅大不一样。碾槽埋在空中上(木制的要用铁片覆盖),上面用一根木杆穿过圆铁饼的圆心,两人相对一齐向前推碾。本钱薄弱的则用石块砌成牛碾,一头牛拉碾的劳动效力相称于十小我的劳动力。也有些籽实,比方棉籽之类,只能用磨而不需求用碾。碾了以后再筛,粗的再碾,细的放入甑子里蒸。当蒸气升腾充足饱和时取出,用稻秆或麦秆包裹成大饼的形状,饼核心的箍用铁打成或者用竹篾交叉而成,这些箍要与榨中空地的尺寸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