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下篇 丹青》译文[第4页/共5页]
⑤思、印、铜仁:贵州思南、印江、铜仁,俱在今贵州东北部。
升炼水银,要用嫩白次等朱砂或缸中倾出的浮面二朱,加水搓成粗条,盘起来放进锅里。每锅共装三十斤,上面烧火用的炭也要三十斤。锅上面还要倒扣另一只锅,锅顶留一个小孔,两锅的衔接处要用盐泥加固密封。锅顶上的小孔和一支曲折的铁管相连接,铁管通身要用麻绳缠绕紧密,并涂上盐泥加固,使每个接口处不能有涓滴漏气。曲管的另一端则通到装有两瓶水的罐子中,使熔炼锅中的气体只能达到罐里的水为止。在锅底下起火加热,约共煅烧十个钟头后,朱砂就会全数化为水银充满全部锅壁。冷却一天以后,再取出扫下。这内里的事理最难以捉摸,天然界的窜改真是奇妙无穷(《神农本草经》注释中说甚么炼水银时要“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等等,那是胡乱注的)!
石绿(详见《珠玉》卷)。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许徽郡①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感化灯芯而燃炷者也。
②香:松香。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③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表里与接口皆以纸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门路。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若近头一二节,只刮取为烟子,货卖刷印书文家,仍取研细用之。其他则供漆工垩工之涂玄④者。
把水银再炼成朱砂,是以就叫做银朱。提炼时用一个开口的泥罐子或者用高低两只锅。每斤水银插手石亭脂(天然硫黄)两斤一起研磨,要磨到看不见水银的亮斑为止,并炒成青玄色,装进罐子里。罐子口要用铁盏盖好,盏上压一根铁尺,并用铁线兜底把罐子和铁盏绑紧,然后用盐泥封口,再用三根铁棒插在地上用以承托泥罐。烧火加热时需求约燃完三炷香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要不竭用废羊毫蘸水擦擦铁盏面,那么水银便会变成银朱粉固结在罐子壁上,切近罐口的银朱光彩更加素净。冷却以后揭开铁盏封口,把银朱刮扫下来。剩下的石亭脂沉到罐底,还能够取出来再用。每一斤水银,可炼得上等朱砂十四两、次等朱砂三两半,此中多出的重量是仰仗石亭脂的硫质而产生的。
⑦朱临墨而大号彰:与下文“墨得朱而天章焕”,都语意双关,一方面说朱、墨等颜料对文明的生长有极粗心义,另一面又以“朱”代指明朝,以“墨”代指文明,说文明在大明天子手里获得极大生长,而大明朝也获得文明的支撑。
【译文】
②注玄尚白:典出《汉书.扬雄传》:“雄方草《太玄》,用以自守(洁身自好),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此处窜改原意,是在白纸上写黑字的意义。
⑦玄化:窜改。《淮南子.汜论》:“使鬼神能玄化。”
③光亮、箭镞(zú)、镜面等砂:俱朱砂,当以其服从为名。
①徽郡:徽州府。今安徽徽州一带。
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其法或用磬口泥罐,或用高低釜⑧。每水银一斤,入石亭脂(即硫黄制造者)二斤,同研不见星,炒作青砂头,装于罐内。上用铁盏盖定,盏上压一铁尺。铁线兜底捆缚,盐泥固济口缝,下用三钉插地鼎足盛罐。打火三柱香久,频以废笔蘸水擦盏,则银自成粉,贴于罐上,其贴口者朱更鲜华。冷定揭出,刮扫取用。其石亭脂沉下罐底,可取再用也。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三两五钱,出数藉硫质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