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粹精》译文[第5页/共6页]
用牛马或水磨磨面,都要在磨上方吊挂一个上宽下窄的袋子,内里装上几斗小麦,能够渐渐主动滑入磨眼,而人力推磨时就用不着了。
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边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乐为之。引水胜利,即筒车灌田同一轨制也。设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两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宽者,即并列十臼无忧也。
凡稻去壳用砻②,去膜用舂、用碾。然水碓主舂,则兼并砻功,燥干之谷入碾亦省砻也。凡砻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质多用松),斫分解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斜齿,下合植榫穿贯上合,空中受谷。木砻攻米二千余石,其身乃尽。凡木砻,谷不甚燥者入砻亦不碎,故入贡军国漕储千万,皆出此中也。一土砻,析竹匡围成圈,实干净黄土于内,高低两面各嵌竹齿。上合空受谷,其量倍于木砻。谷稍滋湿者入此中即碎断。土砻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砻必用健夫,土砻即孱妇弱子可胜其任。百姓饔飧皆出此中也。
芝麻收割后,在骄阳下晒干,扎成小把,然后两手各拿一把相互拍打,芝麻壳就会裂开,芝麻粒也就脱落了,上面用席子承接。芝麻筛和小的米筛形状不异,但筛眼比米筛密五倍。芝麻粒从筛眼中落下,叶屑和碎片等杂物浮在筛上抛掉。
⑥碨(wèi):即磨。
④廪:仓廪,粮库。
用牛拉石磙在晒场上压稻谷,要比手工摔打省力三倍。但是留着当稻种的稻谷,恐怕被磨掉庇护谷胚的壳尖而使种子抽芽率减弱,是以南边莳植水稻较多的人家,大部分稻谷都是用牛力脱粒,但是留为种子的稻谷就宁肯在石板上摔打脱粒。
凡小麦其质为面。盖精之至者,稻中再舂之米;粹之至者,麦中重罗之面也。
凡胡麻刈获,于骄阳中晒干,束为小把,两手执把相击。麻粒绽落,承藉以簟席也。凡麻筛与米筛小者同形,而目密五倍。麻从目中落,叶残角屑皆浮筛上而弃之。
【译文】
凡小麦既扬以后,以水淘洗尘垢净尽,又复晒干,然后入磨。凡小麦有紫、黄二种,紫胜于黄。凡佳者每石得面一百二十斤,劣者损三分之一也。
【评析】
【注释】
凡大麦则就舂去膜,炊饭而食,为粉者十无一焉④。荞麦则微加舂杵去衣,然后或舂或磨以成粉而后食之。盖此类之,视小麦,精粗贵贱大径庭也。
③悬:悬置而不消也。
凡既砻,则电扇以去糠秕,倾入筛中团转。谷未剖破者浮出筛面,反复入砻。凡筛大者围五尺,小者半之,大者此中间偃隆而起,健夫操纵。小者弦高二寸,此中平窒,妇子所需也。
凡服牛曳石滚压场中,视人手击取者力省三倍。但作种之谷,恐磨去壳尖,节减朝气。故南边多种之家,场禾多藉牛力,而来年作种者则宁向石板击取也。
磨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规格,大的磨要用肥壮有力的牛来拉。牛拉磨时要用桐壳遮住牛的眼睛,不然牛就会转晕了。牛的肚子上要系上一只桶用来盛装牛的分泌物,不然就会把面弄脏了。小一点的磨用驴来拉,重量相对较轻些。再小一点的磨则只需用人来推。
一头壮牛一天能磨两石麦子,一头驴一天只能磨一石,强健的人一天能磨麦三斗,而体弱的人只能磨一斗半。至于利用水磨的体例,已经在《攻稻.水碓》一节的记叙中详细报告了,体例还是一样的,但水磨的服从却要比牛犊的效力高出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