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荀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章 非相[第1页/共2页]

凡言分歧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但是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正报酬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鄙夫反是:好实在不恤其文,是以毕生不免埤污佣俗。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冬烘之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私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藐小短瘠,行若将不堪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长于后代。故事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是非大小,美恶形相,不论也哉!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不必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是非,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正报酬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当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吶也。言而仁当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以是道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以是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贤人士君子之分具矣。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贤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贤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敷以顺明王,下不敷以和齐百姓,但是口舌之均,应唯则节,足觉得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以是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以形状色彩,而知其休咎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堪心,心不堪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有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有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是非小大,善恶形相,非休咎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是治乱者异道。”而世人惑焉。彼世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妄人者,门庭之间,犹可诬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上乎?贤人何故不成欺?曰:贤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里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以此度之。五帝以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当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