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荀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3章 正名[第1页/共3页]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觉得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虽为守门,欲不成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成尽。欲虽不成尽,能够近尽也。欲虽不成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成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成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能够养目,声不及佣而能够养耳,蔬食菜羹而能够养口,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能够养体。局室、芦帘、稿蓐、敝机筵,而能够养形。故虽无万物之美而能够养乐,无埶列之位而能够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私乐少矣。夫是之谓重己役物。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以是稽实定命也。此制名之枢要也。后王之成名,不成不察也。

散名之在人者:生之以是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到,不事而天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但是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公理而为谓之行。以是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以是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性伤谓之病。节遇谓之命: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后王之成名也。

推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祅辞不出。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世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埶,倒霉传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二,咄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道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诗曰:“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商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商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但是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怜悯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以是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漏庮、奇臭以鼻异;疾、痒、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但是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知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存亡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恶死甚矣;但是人有从天生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成以生而能够死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地点,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