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文武双全的时烨[第2页/共2页]
“你不晓得每届考场上都熬死了多少才子,他们成日读书,不重视缎练,身材很差,颠末三试九日的考场,赶上倒春寒,大多就倒下了,你生在南边,不晓得北边的冷,这类伤寒很轻易落空性命,如此就算中了状元也无福消受。”
东屋里苏义正挑灯看书,时烨在苏义身边坐下,见他拿着一本《周易》,因而问道:“这本书极难了解,你如许自学恐怕了解弊端,要不我提点你一下。”
苏义听着有些不觉得意,他师父如何能够让姐夫拜他为师,必然是姐夫好面子。
时烨终究压服了苏义,因而翻开第一页,“我跟你讲,这本书有三粗心,却有无数小意,所谓粗心是由几大流派大儒所定,无数小意倒是由你们这些学子本身的体味,就算是裘叔亲身教你,你也不消照搬照用,不然你的诗词歌赋如何做得出来。”
吃完晚餐,傅氏和苏宛平又在油灯下缝衣,时烨却去了苏义的东屋。
时烨见苏义被震住,再次说道:“你别听裘老头的,他在罪人村里关了几年,再也没有之前的傲气,他的确看中你,但也看中你们家的吃食,有裘叔在,他将来再给你写几封保举信,赴京赶考的路途上顺一点,将来能留任都城为官的机遇大一点。”
时烨点头,摸了摸苏义的头,“不错,起码你不会自大,再加上你这过目不忘的天赋,你已经强过了太多的人,今后等不在罪人村里做买卖了,每日寅时你跟我起床,我们去后山练武,考科举不但要学问,还要有安康的身材。”
时烨看了一眼,接着说道:“裘老头这些注解你一定看得懂,或许等你考中了举人,才气知其意,院试的要求不高,诗赋、帖经、墨义、策论等都考得浅近,你这么聪明,来岁院试不成题目,梅岭县又这么贫困,才起县学,你考个案首也不是难事。”
但是时烨的脚步声在阁房门帘处愣住,他没有挑开帘子,却在门帘处站了好一会,俄然笑了起来,“明显没睡着,防备着我,还假装睡着了,是不是枕头下藏着剪刀呢?”
时烨说得轻松,苏义却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