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寻道笔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六零章 再会故人询天道[第1页/共2页]

尔时,大众说此颂已,重诫身心,显天尊力,功德无量,不成思议,终劫说之,亦不能尽。唯愿天尊开示未闻,显人缘相,统统众生,令得悟解,了达大乘。

离身寻求求觅道,辛苦逐疑失山间。

尔时,天尊见诸孺子发此愿已,叹未曾有:我从昔来,见诸众生,唯习小道,不信大乘,无发愿者。汝诸孺子,甚为罕见。天尊於是分形散体,遍满法界,一一毛孔放大光亮,照无边底,尽虚空界,无极众生,承道威光,不觉而去,俱到道前,安闲神力。

惠力孺子曰:不审离统统相,离统统行,离统统观,离统统智,离空故意,离实在际,如是等行,是大乘不?

天尊曰:如是如是。统统众生,生皆从一,平生无相。生既无相,心亦无相;心既无相,各种施为,造好作歹,皆是空寂,何好何恶?众生愚暗,千思万虑,不止一源;源既不止,诸行竞受,善恶殊形,自招业对,於一相中受诸忧?。众生怀恶,贪有所缠,不能了达;既不了达,积恶日深,冥冥长夜,何能识本?既本识本,离大慈源。源既阔别,丢失父母。既失父母,兄弟怨憎,更相雠阋,各种怀恶,心恒察察,不顾死生。恶业既成,无明障重,遂至烦恼。烦恼所牵,飘浪存亡,强生恩爱。恩爱着身,如鱼失水,岂能得久?恩爱既集,罪业日臻,不久之间,业缘各至,随分报对,受诸恶业,循环三界,出错诸苦,遂成不同。

天尊曰:非大乘也。大乘之道,无离无无离,无行无无行,无观无无观,无空无无空,无真无无真,名为大乘。善男人,汝等徒众闻此奥妙真藏大乘典范,宿缘有幸,得遇真经。汝等徒众各发弘愿,修行大乘,勿生懒惰。

忍苦温饱无报应,不觉方寸寸能生。

我等徒众无量劫,学小迷暗不能行。

复次,宝明孺子闻说奥妙真藏大乘典范,发弘愿心,讲大乘法,誓度众生,到摆脱处,成无上道。如是誓愿,功德深远,非可譬谕。

尔时天尊闻金灯孺子问此瑞相,叹未曾有:善哉善哉,汝等四众,伏听诀言,以无听无不听而听受之,以无说无不说而说授之。今当略说瑞相人缘。我怀大慈,放神通力,遍诸法界,普雨甘露,尽诸微尘,以无起无不起而启事缘。大众来者,皆是宿世长远,已曾闻说奥妙真藏典范,故承光集会,乐闻大乘,神通安闲,得恐惧力。不集会者,不信大乘,宿缘陋劣,虽被慈光,不能悟解。比方采宝,无有导师,了无识者。法性通俗,觉无所觉,无所觉而觉,是名真觉;得无所得,无所得而得,是名真得。如是奥妙小乘众生,不能闻,不能见,不能修,不能行,不能信。今为闻解,令无量众悟解道真。

复次,山际孺子闻此愿已,英勇精进,发弘誓心,学大乘道,修四大城,决五逆贼,除七惑鬼,杀七碍魔,刳无明障,刻三贼心,坚固不退,到灵解山,不生不灭,湛然常住,究竟清净。

於是,惠力孺子及诸家属与大弟子俱发愿言,修习大乘,誓无退转,了诸法性,获得边底,无有挂碍,好处统统,并及后学,爱乐深法,达重玄理,一湛凝照,穷源尽空,悟解大乘,成无上道,到灵解山,究竟美满,功德具足,证果有为。

慈尊显真藏,住在灵解山。诸仙并云集,示现本微华,飘飘满天下,奥妙难思议。一一华中果,天然清净圆。非青非色像,非长非短因。具统统智法,奥妙莫能寻。众生到利诱,耽着恩爱亲;繁华怀安闲,死入长夜门;相牵习诸恶,业报生贫困;常怀饥渴望,忧?莫能通;信心不朴素,跛躄生盲聋;离道甚悠远,不见日月光。天尊显真藏,非幻亦非真。诸法得安闲,善恶无不均。座中方丈室,容众巨沙尘。去来无迫迮,说法度天人。众中欢乐悦,各悟大乘因。了了见法性,不过功德林。英勇发弘愿,誓度於众生,证成无上道,究竟为法城。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