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仙丹还须神仙服[第1页/共3页]
待李煦宁几人将药备好投入以后,玄渊方道:“这灵飞散自古便是我道门修士常服之丹药,可据服食法之分歧得各式功效。若每日服食方寸匕,三日力量增加一倍,五日血脉充盈,七日身轻,旬日面色悦泽,十五日行速如同奔马,三旬日夜视有光,七旬日白发落,故齿去。
玄渊朝身后那九宫式盘一拜,方道:“此鼎炉可非平常之鼎炉,乃是元玄祖师所炼之物,今番炼制这灵飞散亦是大材小用。若不然半柱香工夫岂能炼至如此。行了,担搁一天,走。”说罢便撤火而去。
“咯咯”那女子一步一笑,似那弱柳扶风般来。
见几个小辈均是颇感兴趣,玄渊面色戏谑,道:“便举那东晋哀帝谈谈,这哀帝胸无弘愿,二十当了天子,干了四年便欲求长生不老之术,藉那金丹作糖服,死时仅二十五,连个子嗣都未曾留下。再谈那唐太宗李世民,本一明君,暮年非得肆意后宫,领一群人日日炼丹,搭上性命。总而论之,这外丹之难较之于内丹更甚,稍有不慎便无所成。”
却说那崇光塔地,又是一番天旋地覆,地宫以内忽显数道身形,恰是李煦宁几人。
瞧见这倏然呈现的女子这般态度,芥川收回双手,道:“白寒纱?好名字。莫非白女人与这小子有何干系?若无还请一旁看着,待过后芥川自当感激。至于天不天和,鄙人并不信奉。”
“所谓炼丹之术,又称其为外丹术、灵药术、金丹术、烧炼法、黄白术等,抱朴子葛祖将外丹三分之为神丹、金液、黄金,金丹为药,烧之愈久,窜改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能令人不老不死。”
白寒纱顺手将身前那数道鬼影挥退,道:“白寒纱,诸位如此凌辱那少年龄实为何?莫不怕罪孽缠身有违天和?”
莫愁又道:“可现在外丹术被称作是荒诞之论,多有因服食外丹致死的帝皇,其数量少说也有十个,如东晋哀帝、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烈祖李昪、明世宗朱厚璁(嘉靖)、明光宗朱常洛与清雍正。”莫愁本就对此很有兴趣,再经天灵派丹药得命成仙,于此处实在恶补过一番。
玄渊指决不断,以控火候,道:“真当何人皆可修炼?现在能修丹道之人已然未几,平常羽士莫不是改修武道,又或只习道经,老头这数十年拜访诸多道观,修得炼精化炁之人不过占其一二矣。翌年待两会过后,似有很多幺蛾子,当时你天然可知。”
瞅着那泛着模糊星光的顶穹,莫愁道:“现在几时了?”
李煦宁随口道:“更有金鼎玉炉仙术之说,即鼎之物藏药为刚,炉之物运火为柔,共合乾坤之象,故而又称乾鼎坤炉,乾刚作鼎药不飞,坤柔为炉火不躁。再以后内丹术流行,取之为用,代指阴阳。”
莫愁横其一眼,心道这小屁孩忒多事。随即望向玄渊:“玄渊道长,这外丹术历古以来,炼丹者多矣,而见功者少,为何?”
常徵道:“师伯,这灵飞散塔内仿佛很多?”
常徵嘿笑道:“师伯,这灵飞散刚成之时仿佛是粉末状,可......”
“本日便说说这炼丹之术。”玄渊抬手一指地宫中心那青铜鼎炉。
玄渊一挑眉,道:“这外丹岂是易事?其故有三,炼丹非有炉鼎不成,不知辩药材真伪,不懂抽炉中火候不,如此这般天然废时乱日,终无所成。又或药材不敷,不审火候,两不相契而不见功。便是药材火候充美合宜,年中不差月,月中不差日,加减有退,进退偶然,气足丹成,但是形状不备,化玄鹤腾空,亦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