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天地一方[第2页/共6页]
“好,关门谢客,你我坐下来讲。”
“哥哥可愿送mm返乡?”
文若挑着牛油灯,见宇文孝直一如既往死睡在章怀太子画像之前。文若谨慎路过,走到祠堂檐下,望向天涯,只见天外雨势未有涓滴减少,前日在堂外泣血为唐生写下的十六字忠告,也早已不见。
“这老先糊口到百余十岁,已是半人半仙,活到这把年龄,莫非心中就无半点庞大之事?想他有未卜先知之能,算出唐生身份,就算这般本事,也只能整天枯睡于此,坐以寿终,如此折磨,何不早些决定,给本身一个了断。”
唐生双眼一瞪,游移半晌,长揖而拜道:“后生无眼,失礼了,敢问老先生贵姓大名?”
人居一人间,忽若风吹尘。
“宇文先生,还请不吝见教。”唐生虔诚,单膝跪在地上,低头请教道。
唐生走后这两日,文若一向低头沉吟,也不与卓雅发言,手中把弄着唐生留下的半块圆玉,整天发楞。卓雅也是,唐生一走,卓雅闷闷不乐,整日喝酒,醒了醉,醉了醒,以此浇愁,直至唐生走后第二日夜,卓雅在谷中持伞漫步,表情好些,少饮了几杯酒水,方肯与文若说话。
白叟只觉鼻梁涩涩发痒,伸手抹去印堂酒水,放在舌尖舔了舔,满足笑道:“老朽宇文孝直,贞观十五年进士。”
“是亲幼母亲为我所刺。”
“唐生记着了,记着了!”唐生抱着卓雅,起家而立,含泪望着文若,重重点头,伸手从怀中取出一块圆玉,谨慎放在地上,眼中闪动如泉,说道:“此物乃是母妃生前独一遗物,裴弟,卓妹,来,从本日起,你二人便是我唐生活着父母。”说着,唐生抽出宝剑,挥动划出,轻巧地将圆玉一分为二,弯身拾起,分掷于卓雅文若手中,嘱托道:“好男儿掷地有声,我唐生今后统统荣辱,皆与二位相干,唐生见信物,如见二位兄妹。”
“这。”唐生一时语塞,难以答复,皱眉看着文若,又望向卓雅,神采略显恍忽道:“宇文先生,容我三人商讨半晌,本王再行决计。”
六合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卓妹,可有事?”文若头也不回,神采黯然道。
“小兄弟莫惶恐,老朽有事相求,岂会侵犯?”说着,拉着文若,坐在章怀太子画像前,饮了口酒,不等文若开口,紧接说道:“几日来,小兄弟住得可好?”
“如若这位老先生能够替我解惑,我也受益毕生,就算身份看破,被官府抓了去,我也不消这般担惊受怕流亡下去,恰好得以摆脱。”
唐生拉着卓雅文若,走出祠堂,文若卓雅方才也听了宇文孝直之言,皆各自考虑。方才宇文孝直之言,文若几次思考,觉着并无马脚,自知机会已然成熟,再三思虑,上前说道:“兄长,请借一步说话,贤妹,请在此稍后。”说着,文若拉着唐内行背,出了祠堂。
文若只念了两句,俄然愣住嘴,在雨水声中,偶尔闻声身后碎步响起,转头望去,见宇文孝直已睡醒过来,游移半晌,稍后上前作揖道:“晚生打搅老先生歇息了。”
文若狰狞眉毛,本不欲再说,以免引得唐生多虑,心中所忧之事,唯有唐生安危,自语道:“曲览只是处所都督,就有那般难测的手腕,若兄长进了皇宫,强手如森,兄长直肠性子,如何自处,唉,多思无益,还是顺其天然吧。”想到此处,文若双眼通俗,眯眼说道:“兄长不必再劝,弟意已决,还望兄长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