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长大成人[第4页/共6页]
“没有。”卓雅干眨眼睛,冲着文若傻笑道:“归正我对哥哥知根知底,哥哥别想跑了。”
文若双眼一眯,细心咀嚼,这五个月下来,他早知卓雅身份不凡,绝非普通吐蕃布衣,听卓雅这番说辞严丝合缝,毫无马脚,自是坚信不疑,心中也有了数,念念有词道:“你们吐蕃海内住民,分为属民仆从,国情也与我唐大不不异,既然你父亲是世袭的氏族首级,他逼你嫁人也是合法,不知你父亲要将你嫁给哪位王子?”
“为何?”文若昂首,亮着眸子,见卓雅心不足悸,安抚道:“贤妹但说无妨,愚兄不会指责。”
卓雅反应极快,早知那日坠崖之时,文若已经起疑,现在见文若反话相激,卓雅自知是瞒不过了,眸子缓慢一转,赶快咬紧嘴唇,变了腔调,无法解释道:“唉,不瞒哥哥,mm实在身份是吐蕃老羌族部族族长之女,若在唐境,也算是郡主身份,mm固然不知那些吐蕃军士为何要追杀我,但此中启事,必定与我逃婚有关。”
卓雅豆大的眼泪砸在文若手背,双手垂膝,泪水呛着嗓子,睁眼抽泣道:“哥哥说过,嫂嫂貌美如花,mm长得凶悍固执,力大抵壮,入不了哥哥这双色眼。”
“说得好,说得好。”文若哭笑不得,两眼酸涩,傻眼哀叹道:“知我者,贤妹是也。”
“不准笑我!”卓雅蹲着蹦腿,转过脸来,小嘴撅得老高,一脸委曲道:“是登陆以后,在那片荒凉的旧园子。”
文若心头一暖,拾起脚下树枝,添着篝火,笑道:“为兄不惦记,倒是mm对此事格外计算。”
亥时过半,子时未到,忠承寺山下传来阵阵狼嚎,模糊当中,也能闻声几声野猫哀鸣。文若坐在篝火中间,裹着厚厚衣物,盘起双腿,难以入眠。重游故地,旧事已上心头,文若双臂紧抱双膝,皱眉思考道:“五个月前,我若按父亲所托,将这千斤黄金连夜运到姚州,充作兵饷,打造兵刃,或许西宁王与姑母也不会惨死于城墙之上。唉,父亲,你是对的,但是我身为人子,怎能甘心让您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现在我才明白,本来你不吝被人唾骂,躲藏十年,不但是为忠于朝廷,你是为了西宁王,是为义,儿子不孝,此时现在,方才明白您白叟家的用心。”
漫漫故事,苦楚悲怆,待文若将旧事全数讲完,寺外天气已是微亮。卓雅一向静听与侧,至始至终未曾打岔一句,待文若将统统故事讲完,卓雅脸颊上的两行泪痕已经干枯。
卓雅松开手来,冷冷哼了一声,蹲在篝火中间,背对文若说道:“哥哥可还记得过金沙江时?”
“本来贰心中竟有这多难处,却从不与我抱怨,他性子冰冷,任我对他多么倾慕,他还是不肯信赖,可他为何事事都如此绝情?”
“改名换姓,四周逛逛,落地生根,随遇而安,此生不会再回交趾了。”
“可那一整日,你我兄妹躲在山洞避雨,三人寸步不离,文若并未多说甚么,mm怎会记得这般清楚?”
“那日坠入山崖,文若本觉得必死无疑,谁料彼苍眷顾,赐我重生,畴昔的事,既与贤妹无关,文若也不会让贤妹遭到连累。文若既是兄长,当然要守在mm身边,看着mm长大,为何还要逃窜?”
“不知。”文若被卓雅捏得龇牙咧嘴,苦不堪言道。